2013年12月28日,深冬日暖,鴻儒滿堂。新中國刑法學教育回顧與展望研討會暨高銘暄、王作富聯袂執教60周年慶典在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法學樓601國際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辦,劉明祥教授等共同主持,旨在回顧新中國刑法學教育的成長與發展,總結新中國刑法學教育的成果與經驗,探索中國刑法學教育的多元模式和科學理念。整場研討會由開幕式和三個研討單元共同組成。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王利明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韓大元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陳興良教授等出席了本次會議并致開幕詞。
高銘暄先生和王作富先生作為新中國刑法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于人大聯袂執教60載,為新中國刑法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傾心盡力,兢兢業業。王利明副校長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對兩位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摯的感謝,同時指出,兩位先生的教育思想不僅需要回顧和總結,更需要付諸教育實踐,使之不斷傳承光大。高銘暄先生和王作富先生雖教學風格相異,但教育理念相同。韓大元院長認為,二位先生以世界高度看待一國問題的教育眼光,以歷史觀照現實,理論結合實踐的教學方法,不僅豐富了法學院的教學內涵,更值得其它學科和學院參考借鑒。
在隨后進行的三個單元的研討中,高銘暄先生和王作富先生分別發表了執教60周年感言。高銘暄先生簡要介紹了其教育生涯,并認真總結了五點體會,即要熱愛專業、要武裝頭腦、要講求授課藝術、要教研結合、要對學生精心指導。高銘暄先生對第三點和第五點體會感觸尤為深刻。高先生認為優秀的授課藝術要堅持四個“言之有”,即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據、言之有情。培養學生應遵循“三嚴四能五結合”的指導方法!叭龂馈奔磳W生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訓練;“四能”即培養學生的讀書能力、翻譯能力、研究能力、寫作能力;“五結合”即學習與科研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全面掌握和重點深入相結合、研究中國問題與借鑒外國經驗相結合、個人鉆研與集體討論相結合。王作富先生簡單介紹了自身的教學生涯和科研工作,并指出最為深刻的教學體會有兩點,分別是理論結合實踐與教學相長。王先生認為抽象思維固然重要,但理論的最終生命力在于指導實踐,決不能為了抽象而抽象,為了理論而理論。因此教學應考慮實際效果,解決司法實踐難題既是出發點,又是落腳點。談及教學相長時,王先生認為教師和學生各有優勢和長處,又各有弱點和不足,因此應相互請教,取長補短,才能受益匪淺。
胡云騰教授、邱興隆教授、梁根林教授、李曉明教授、黃京平教授、韓玉勝教授、謝望原教授、馮軍教授、田宏杰教授等眾多與會代表紛紛圍繞高銘暄先生和王作富先生的為人、為學、為師展開討論,總結了兩位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成功經驗,省思了中國刑法學教育的困惑和問題,展望了中國刑法學教育的未來和前途。最后,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時延安教授對研討會進行總結,并由學生代表向兩位先生贈送禮物。
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新中國刑法學教育回顧與展望研討會暨高銘暄、王作富聯袂執教60周年慶典在與會代表的熱烈掌聲中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