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央 綜 治 辦
共 青 團 中 央
中 國 法 學 會
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法治保障制度創新事例評審
第3號公告
定評結果公布公示
根據《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法治保障制度創新事例評審辦法》,組委會于12月10日舉行制度創新事例定評會,由中央綜治辦、全國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共青團中央、中國法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等中央部門以及法學院校的專家學者12人組成定評委員會,進行了認真評審,確定了擬獲獎最佳事例25件、優秀事例50件、創新事例45件。現將定評會專家名單和擬獲獎名單予以公布公示:
一、定評會專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胡云騰 |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教授 |
李仕春 |
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主任,《中國法學》副總編輯,教授 |
林 維 |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校長,教授 |
劉 飛 |
中國政法大學中歐法學院中方聯席院長,教授 |
劉桂明 |
中國法學會《民主與法制》雜志總編輯 |
劉 濤 |
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部長 |
路 琦 |
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秘書長 |
秦 劍 |
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工青婦室主任 |
史衛忠 |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訴廳副廳長 |
滕 煒 |
全國人大法工委社會法室主任 |
田大忠 |
中央綜治辦綜治一室巡視員 |
王敏遠 |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教授 |
二、擬獲獎名單
三、公示期
公示期為2013年12月25日-2014年1月1日,歡迎廣大同仁的關注和監督。
聯 系 人:付茂魯
聯系電話:010—66122221,18610838796
“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法治保障”大型系列活動組委會
2013年12月25日
附件:擬獲最佳事例名單
擬獲最佳事例名單(共25件,排名不分先后) |
|
|||
地區 |
事例名稱 |
事例單位 |
報送單位 |
|
北京 |
開創違法犯罪未成年人家長親職教育工作制度 |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 |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
|
社會調查員出庭制度 |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 |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 |
||
內蒙古 |
實現由“進”到“駐”普法理念的轉變 |
內蒙古自治區根河市敖魯古雅鄂溫克族鄉司法所 |
自行申報 |
|
上海 |
開創并持續創新少年審判工作機制 |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
|
構建涉罪未成年人社會觀護體系 |
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檢察院 |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 |
||
江蘇 |
設立涉罪外來未成年人管護教育基地 |
江蘇省江陰市人民檢察院 |
自行申報 |
|
“五老”參與社區矯正工作制度 |
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龍岡鎮關工委 |
江蘇省法學會 |
||
安徽 |
“平安校園”服務平臺 |
安徽省池州市公安局 |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 |
|
福建 |
協同創設失足未成年人幫教基地 |
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人民法院 |
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 |
|
未成年人“一臺四服務”個案幫扶制度 |
福州市12355青少年服務臺 |
福建省福州市綜治辦 |
||
山東 |
依托檢察室打造未檢工作一體化新機制 |
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人民檢察院 |
自行申報 |
|
河南 |
全省中小學實行“一校一法官”制度 |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
|
失管未成年人“蓓蕾580”救助機制 |
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區人民檢察院 |
鄭州市綜治辦
河南省人民檢察院 |
||
湖北 |
未成年人權益保障“四位一體”機制 |
湖北省黃岡市勞動監察支隊 |
湖北省人社廳 |
|
廣東 |
地方立法構建未成年人保護制度體系 |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 |
廣東省法學會 |
|
協同開展少年司法應用研究新機制 |
廣東省潮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
||
未成年人全程參與利益相關立法 |
中山大學法學院 |
廣東省法學會 |
||
廣西 |
設立未成年人“雙軌制”保護模式 |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綜治辦 |
自行申報 |
|
重慶 |
創立未成年人刑事審判心理干預工作機制 |
重慶市沙坪壩區人民法院 |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 |
|
四川 |
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幫教三大基地建設 |
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人民檢察院 |
四川省廣元市政法委 |
|
未成年人社會保護“1685”工作模型 |
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救助管理站 |
四川省眉山市民政局 |
||
貴州 |
未成年人違法及輕罪記錄消除制度 |
貴州省委政法委(省綜治辦) |
自行申報 |
|
陜西 |
建立“青春驛站”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站 |
陜西省共青團寶雞市委 |
共青團陜西省委 |
|
中央單位 |
推動關注女童安全“四個保護” |
全國婦聯權益部 |
全國婦聯 |
|
創建未成年人保護志愿律師網絡協作制度 |
全國律協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 |
全國律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