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仲裁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現代商事爭議解決機制,我國的商事仲裁制度更是處于蓬勃發展的階段。中國商事仲裁的未來要靠中國青年法學學子來創造。為了鼓勵高校法學專業學生熟悉仲裁、研究仲裁,為更多青年學子將來成為仲裁事業推動者奠定基礎,北京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秉持“弘揚仲裁文化、培育仲裁新人”的宗旨,于2013年舉辦了首屆“北仲杯”全國高校商事仲裁有獎征文大賽。
大賽從2013年6月21日正式啟動,面向全國高校法學學生公開征文,截至2013年9月15日收到來自全國近三十所高等院校學生的踴躍投稿,共收到參賽論文六十一篇。
本會邀請了來自中國法學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交學院,上海大學以及本會辦公室的共19位專家組成評審組,經過初審、復審、答辯三個環節,對所有參賽論文進行了認真評審、層層篩選,確定獲獎論文及獲獎等級。
現將評審組確認的獲獎論文公示如下:
獎項 |
姓名 |
學校 |
論文題目 |
一等獎 |
傅攀峰 |
武漢大學 |
論“多方當事人仲裁”的制度建構及其實踐困境 |
二等獎 |
胡詩雪 |
北京大學 |
國際貨物貿易爭議實體問題之法律適用 |
梁師竹 |
中國政法大學 |
論不予執行商事仲裁裁決之構成間接征收 |
|
三等獎 |
丁戊 |
華東政法大學 |
Punitive Damages Award i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
黃忠順 |
中國人民大學 |
調解效力新論 |
|
李楊 |
深圳大學 |
我國國內和涉外商事仲裁裁決司法監督中的仲裁程序問題研究 |
|
優秀獎 |
邴政源 |
浙江大學 |
我國建設工程爭議評審機制的分析研究 |
施明浩 |
華東政法大學 |
金融創新下證券糾紛ADR模式法律問題研究——以調仲對接機制為角度 |
|
王伊晉 |
中國政法大學 |
商事仲裁從絕對保密到相對保密——以上市公司仲裁公示義務與保密義務的沖突為視角 |
|
余濤 |
上海交通大學 |
對當下臨時仲裁研究的反思 |
|
張小雪 |
北京大學 |
國際商事仲裁中可仲裁性與公共政策的關系 |
以上獲獎名單公示期5天。任何組織或個人如對上述擬獲獎作品的知識產權持有異議,可以于2013年12月30日前向組委會提出,并提供理由、事實依據和有效證據,最終由組委會專家進行裁決。
聯系人:
呂新:010-65669856-216,lvxin@bjac.org.cn
魯洋:010-65669856-276,luyang@bjac.org.cn
北京仲裁委員會
2013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