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國博士生論壇(法學)擬獲獎名單于2013年10月31日上午開始在論壇網站上開始公示,公示期為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下午5點。
本屆論壇曾在征文公告中明確要求投稿參評論文的“作者必須是在讀博士生(含2012年畢業生、2013年9月入學者以及在職博士研究生),但不限于法學博士生”。擬獲獎名單公示期間,組委會針對所收到的一些異議意見中所反映的問題,再次對各位擬獲獎者的身份進行核實確認。對于其中身份不符規定者,取消其獲獎資格,也不再安排他人遞補。
現公示期已滿,正式公布本屆論壇獲獎名單,詳見附件。
2013年全國博士生論壇(法學)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承辦,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執行承辦,《人大法律評論》編委會、明德法學博士生論壇秘書處協辦。本屆論壇的主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之發展”。關于本屆論壇的更多信息,請參看論壇專門網站http://law.ruc.edu.cn/boshiluntan/ShowClass.asp?ClassID=1328。
2013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法學)獲獎作者及作品名單
說明:以下各獎項內的排名,均按作者姓氏拼音排序。
Ø 一等獎(4名)
劉 穎 |
論私法與公法的轉軸:國家政策——以《民法通則》第6條為中心 |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 |
馬俊彥 |
論我國法制發展中的實驗主義進路 |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2011級博士研究生 |
趙興洪 |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實證研究 |
北京大學法學院2013級博士研究生 |
周 游 |
企業設立的地方競爭:緣由、失序與衡平 |
北京大學法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 |
Ø 二等獎(8名):
胡晶晶 |
論“知道規則”之“應知”——以故意/過失區分為視角 |
北京大學法學院2011級博士研究生 |
黃志慧 |
國際私法立法模式中的理論問題研究——對國際私法立法納入民法典的立法模式之反思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 |
李運楊 |
所有權保留制度的解構與重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2013級博士研究生 |
榮振華 |
地方司法解釋性文件對公司法的影響與續造 |
西南政法大學2010級博士研究生 |
王理萬 |
政府規模的公法控制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 |
袁建剛 |
最優刑罰論:罪刑關系的辯證重構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 |
張玉潔 |
法律文本中模糊語詞運用的經濟分析 |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法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 |
趙 堯 |
民事賠償優先制度的檢討與發展——以《公司法》第215條為線索 |
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2013級博士研究生 |
Ø 三等獎(12名):
董靜姝 |
論計劃生育的困境與家價值對我國法律體系的意義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 |
胡 明 |
中國預算法修訂和實施的私法化之路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 |
黃澤敏 |
作為二階判決理由的裁判要點——指導性案例的援引方式研究 |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2013級博士研究生 |
黃忠順 |
第三人撤銷之訴若干問題研究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 |
賈占旭 |
論入戶盜竊的行為性質 |
廈門大學法學院2013級博士研究生 |
李亞凝 |
檢察監督創新與共識性裁判生成——論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導性案例中法院裁判結果的意義 |
廈門大學法學院2011級博士研究生 |
王 彪 |
刑事訴訟中重復供述的排除問題研究 |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2010級博士研究生 |
危浪平 |
論司法預算編制的優化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11級博士研究生 |
肖 峰 |
論我國“知假買假”立法的反契約性及其克服 |
重慶大學法學院2011級博士研究生 |
楊子強 |
“內卷化”困境中的“權利性”改造——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發展路徑探析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13級博士研究生 |
印 子 |
鄉土糾紛的索引事實與正義供給 |
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
2013級博士研究生 |
章 程 |
論我國繼承法上的遺產范圍——“合法財產”的立法史與解釋方法 |
臺灣政治大學法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 |
Ø 優秀獎(36名):
安 然 |
勞教改革背景下刑罰目的理論的再審視 |
山東大學法學院2013級博士研究生 |
安晨曦 |
民事非訟程序立法的中國表達 |
海南大學法學院2013級博士研究生 |
儲陳城 |
不完全狀態責任能力人之罪責的立法完善 |
東南大學法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 |
馮 威 |
法律體系:從公理學、價值秩序到原則模式 |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2011級博士研究生 |
馮張美 |
“小產權房”流轉問題之法經濟學分析 |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2013級博士研究生 |
谷佳杰 |
中國特色訴訟調解政策之嬗變研究 |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 |
韓靜茹 |
民事程序視野下的檢察權新探——以民事檢察權的體系化建構為中心 |
北京大學法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 |
韓振文 |
體系后研究范式下司法裁決基準的再認識 |
華東政法大學研究生教育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 |
何田田 |
中國實施國際條約的頂層設計——兼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發展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 |
黃 娟 |
我國行政法規范解釋司法審查制度探析——從最高人民法院5、6號指導性案例切入 |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 |
蘭 迪 |
犯罪與民事侵權行為比較研究——以違法性為切入點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13級博士研究生 |
李 亮 |
法律體系到法治體系:從“建構理性主義”到“進化理性主義”——以中共十五大到十八大報告中政治法制建設為基點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 |
李 睿 |
我國“直接適用的法”之進路與反思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 |
李婉嘉 |
國際商事仲裁中臨時措施制度的最新發展及對我國啟發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11級博士研究生 |
劉 澍 |
調解機制變遷過程中國家權力的角色承擔及制度重構——基于秩序選擇角度的法社會學觀察 |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2011級博士研究生 |
劉金瑞 |
我國網絡安全立法的思考和建議 |
清華大學法學院2011級博士研究生 |
劉用軍 |
論刑事程序民主 |
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 |
劉玉姿 |
美國法上的衰敗區征收及啟示 |
廈門大學法學院2013級博士研究生 |
劉遠志 |
構建促進海外投資的外匯管理制度 |
廈門大學法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 |
馬立民 |
論會計法是經濟法的基礎法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 |
孟 斌 |
美國網絡間接侵權判定的傳統回歸及對我國的借鑒 |
清華大學法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 |
譚 俊 |
當代中國法律的反思性——對街道層法律運作的現實考察 |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2013級博士研究生 |
涂云新 |
文化權利的規范結構——人權公約與實證憲法的法理交錯適用 |
武漢大學法學院2011級博士研究生 |
王 萍 |
《墨西哥氣候變化法》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
武漢大學法學院2013級博士研究生 |
王金霞 |
論當代中國的法治文化概念 |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2013級博士研究生 |
吳紀奎 |
檢察官與有效辯護 |
北京大學2012屆博士 |
夏戴樂 |
規制競爭:從美國公司法的州際競爭到后金融危機時代的證券監管競爭 |
北京大學法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 |
許健聰 |
論財稅法體系建設與社會公平的保障 |
華南理工大學2013級博士研究生 |
姚明斌 |
違約金司法酌減的規范構成——以《合同法解釋(二)》第29條為中心 |
清華大學法學院2010級博士研究生 |
殷秋實 |
論登記在特殊動產多重買賣中的作用 |
北京大學法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 |
印 通 |
論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的賠償主體 |
武漢大學法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 |
余 濤 |
論我國臨時仲裁制度之構建 |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2013級博士研究生 |
張 克 |
從物業稅設想到房產稅試點:轉型中國不動產稅收法律變遷研究 |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3級博士研究生 |
張超漢 |
我國《民用航空法》的現代化論要 |
吉林大學法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 |
左 迪 |
美國反就業歧視法中的區別對待理論與區別影響理論——兼論對中國反就業歧視訴訟制度建構的啟示 |
廈門大學法學院2011級博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