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侯建斌 2013年11月9日至11日,“2013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法學)”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由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主辦,由中國人民大學承辦,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執行承辦。論壇主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之發展”。
在11月9日上午舉行的開幕式上,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黃寶印首先對“2013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法學)”成功舉行表示祝賀。他指出,近年來,國家對于博士生教育的投入日益加大,在資助政策、財政投入、獎學金設置、博士生定位、培養模式、導師隊伍等方面進行了重大改革,根本目的在于推動我國博士生教育體系的逐步完善,并以此支撐國家建設,提高法律實踐能力。目前,國家正切實推動培養模式改革、切實構建中國特色質量保證監督體系,努力培養博士研究生的人文素養、精神價值,培養博士研究生的創新的意識、良好品質,使博士研究生立志為國家富強作出自己的貢獻。最后,黃寶印副主任希望與會同學加強交流,在中國法治建設中留下自己的身影。
司法部司法考試司副司長姜晶在致辭中指出,本次論壇的舉辦是法學博士生教育中的一件學術盛事,有助于培養高端法律人才。姜副司長指出,法學博士生教育是法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培養法律人才、延續法學理念、促進司法實務的任務。本次博士生學術論壇的舉辦為博士研究生提供了一個快捷進行國內外學術交流的園地,是展示、宣傳本領域科研成果和研究動向的重要窗口。姜副司長希望各位同學在研討過程中,既要充分借鑒國外成熟市場的先進經驗,也要特別重視保持本土化的思維與視角,并通過此次論壇,結交新朋友,接觸新領域,啟迪新靈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王利明教授首先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歡迎各位嘉賓與同學的到來,并在致辭中強調,中國人民大學在辦學過程中一直關注博士生教育和培養機制,致力于建立鼓勵學術研究、學術探索和學術進步的全方位、系統性的博士生研究體系、獎助體系和激勵機制,在廣大博士生中樹立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學術理想。王校長熱切希望各位博士生在今后的研究中以“人民福祉”為最高理念,樹立人文關懷,注重法律實務,使書本上的法律變為行動中的法律,同時堅持問題導向,關注政策研究;立足中國國情、確立世界眼光;堅持嚴謹學風、提供真摯灼見。
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張守文教授對此次論壇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張院長認為,目前,法學教育正處于飛速發展期,在數量、規模上均有很大提高。張院長指出,法學院校的博士生教育應當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法學院之間、法學院的同學之間應當加強學術交流。針對立法體系已經較為完備的部門法,應當注重法律解釋學的運用;針對立法體系尚未完備的部門法,仍然應當關注立法工作。博士生在今后的研究中,應當認真細致、嚴謹深入,對于自己熟悉的領域潛心研究,才能獲得非常大的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韓大元教授指出,法學研究正日益從立法研究向如何使用、執行、解釋法律轉變,博士生應當關注這一趨勢,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本次論壇完全由博士生主辦,由博士生設計、策劃和接待;參與范圍廣泛,與會人員來自全國各主要法學院校;還邀請了優秀碩士生,希望各位碩士生體驗學術研究,感受學術研究的自豪。韓院長希望廣大學子重視學術研究的重要性,真正感受學術的價值,體會學術研究的自豪感,堅信法律信念、法律信仰和法律力量,追求學術、熱愛學術、將學術作為自己的生命。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2012級民商法專業博士研究生、本次論壇征文一等獎獲得者劉穎博士代表與會博士生發言。劉穎博士首先感謝主辦單位和承辦單位為博士生提供了高水準、高質量的學術交流平臺和機會。接著,劉穎博士結合自己的論文,認為國家政策在我國民事活動中的歷史變遷過程,正好是我國六十多年法制發展的一個小小的縮影,伴隨著法治進步,法學晚輩們“任重道遠”。最后,劉穎博士認為法學博士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我國正處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國家和平崛起的時代,應當義不容辭地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即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完善而展開的理論探索和研究工作,為實現中國的法治夢作出應有的貢獻。
開幕式結束后,進行了論壇征文一、二、三等獎的頒獎儀式。隨后,來自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的2011級博士研究生馬俊彥、北京大學法學院2013級博士趙興洪、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12級博士王理萬以及北京大學法學院2012級博士周游分別就我國法制發展中的實驗主義進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政府規模的公法控制以及企業設立的地方競爭進行了主題發言,引起了參會人員的廣泛討論。
在為期兩天的論壇中,來自全國38所知名法學院校的百余名優秀博士研究生分別從法學基礎理論、憲法與行政法、民商事法律體系、民訴與非訴訟、經濟財稅法、刑事法律體系和國際法等角度深入闡釋了各個部門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發展進程中的作用、意義和前進方向。同時,為了吸引更多優秀學子從事學術研究,本次論壇還邀請了全國知名學者和期刊主編開展了講座,并設置了碩士生分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