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6至27日,清華大學商法研究中心主辦、富士康科技集團與健坤基金協辦的《21世紀商法論壇》第十三屆國際學術會議,在北京清華大學法學院明理樓召開。來自美國、俄羅斯、德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韓國等七個國家與臺灣、香港地區,以及國內著名的公司法學者、全國人大、最高人民法院、證監會、中國社科院、北京市經濟法學會、著名律師事務所等單位的人士,總計約一百人參加了此次會議。論壇在清華大學商法研究中心主任朱慈蘊教授主持下開幕,清華大學副校長謝維和、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申衛星、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宋曉明、富士康集團法務長方光宇、清華大學商法研究中心名譽主任王保樹教授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本屆國際學術會議的中心議題為《公司自治與政府管制》,參會人士圍繞以下四個方向予以探討:
(一)公司創制章程條文的自由與限制。與會人士討論范圍及于章程設計變更法律原有結構、于章程置入反并購條款之可行性、公司章程對于股東會與董事會職權之劃分、公司章程調整股東會決議門坎之效力與股東協議等項議題。
(二)有限公司的充分自治。與會人士探討了公司治理中的司法介入問題、公司自治與國家干涉、公司濫用與功能失調董事會之問題、日本公司的強制設置社外董事等。
(三)上市公司政府管制的邊界。與會人士討論了國際性軟法與上市公司的政府規制、亞洲股東權力的多面性與復雜性揭示、政府部門介入公司治理之型態及其利弊分析、公司自治之界線、上市上柜公司股利分配之監管、協議控制-VIE模式下風險事件及案例述評等。
(四)國有公司的治理。與會人士分析國家資本主義與中國大型企業,以及關于俄羅斯、新加坡與美國的國有企業公司治理與案例分析。
本屆國際學術會議收到來自境外七個國家、大陸與臺灣、香港地區會議論文四十六篇,相關作者均在該國或地區之學術領域享有盛名,例如以下為來自國外的作者: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學院教授William Wilson Bratton、哥倫比亞大學教授Curtis J. Milhaupt、芝加哥大學教授M. Todd Henderson、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Barry E. Adler、密西根大學法學院教授Nicholas Howson;莫斯科大學法學院教授Alexander Molotnikov;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教授Rainer Kulms;英國杜倫大學教授Mathias Siems;澳大利亞南澳大學法學院教授Roman Tomasic;韓國成均館大學法學專門大學院教授崔埈璿;日本一橋大學法學院教授酒井太郎、慶應義塾大學法學院教授杉田貴洋;新加坡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江雨、Daniel W. Puchniak等。此外還有來自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香港大學等13名專家學者。
27日下午,清華大學商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湯欣副教授主持閉幕式,該中心主任朱慈蘊教授發表了總結致辭,在感謝與會者對大會的積極貢獻的同時,亦強調公司自治與政府管制是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與會學者不僅可以繼續從有限責任公司、上市公司、國有公司的不同角度進一步研究公司自治與政府管制的邊界,還可以從組織法和合同法的關系視角研究這一話題。
基于清華大學商法研究中心多年來的努力,迄今為止,“21世紀商法論壇”已經成功舉辦了十三屆,獲得海內外商法學術界和實務界的積極評價,業已成為中國商法學界的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