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9日至10日,“2013年全國經濟法學博士生學術論壇”在武漢大學成功舉辦。此次論壇由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主辦,武漢大學研究生院、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武漢大學法學院、武漢大學經濟法研究所承辦。論壇圍繞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促進社會公平的政治主張,以“社會公平、司法文明與經濟法制建設”為主題,面向全國各高校經濟法學博士研究生征集參會論文共74篇。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19所高校的60余名博士生參加了此次論壇。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教授,中國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王全興教授,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院長強力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副院長、經濟法研究所所長王先林教授蒞臨現場指導。武漢大學研究生院院長周葉中教授、法學院院長肖永平教授到會致辭,法學院副院長、經濟法研究所所長馮果教授及武漢大學經濟法研究所寧立志教授、熊偉教授、張榮芳教授、喻術紅教授和孫晉教授出席了本次論壇。

9日上午九點,論壇開幕式正式舉行。武漢大學研究生院院長周葉中教授,武漢大學法學院院長肖永平教授,武漢大學經濟法研究所所長馮果教授,專家代表、北京大學法學院劉劍文教授,博士生代表、四川大學法學院李鑫同學依次致開幕辭,預祝此次論壇成功舉辦。開幕式由武漢大學法學院喻術紅教授主持。
此次論壇分為“經濟法總論與競爭法”、“財稅法”、“金融法”以及“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等四個單元,并且由強力教授、劉劍文教授和王全興教授為論壇分別帶來了題為《轉型升級背景下金融法的變革與創新》、《財稅法治:通向“中國夢”的強國之道》以及《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評述》的專題學術報告。在論壇的四個單元中,每一單元由四位博士研究生圍繞各單元主題依次發言,接著由兩位博士生進行評議,并由兩位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總體點評,最后是自由討論。
在第一單元研討環節,武漢大學博士生周圍擔任主持人。南昌大學博士生張繼恒作了題為“經濟法的部門法理學建構”的報告,提出要以法哲學為基礎構建經濟法的部門法理學;重慶大學博士生張軍以“弱勢群體的經濟法保護”為主題展開論說,從市場秩序規制與宏觀調控兩大維度探討弱勢群體保護問題;西南政法大學博士生曾野圍繞“市場發展與社會公平的經濟法調整”這一主題,探討了經濟法領域效率與公平的價值平衡問題;吉林大學博士生陳兵以“推動反壟斷法實施與消費者保護協同發展”為主題進行發言,提出建立消費者保護的私法、公法及社會法的聯動模式。武漢大學法學院教師李安安博士、西南政法大學博士生劉乃梁分別對四位發言人進行評議,對四位發言人在方法和內容上的創新予以了肯定,并提出了進一步完善的建議。本單元由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王先林教授、武漢大學法學院寧立志教授進行總體點評。王先林教授對博士生敢于進行經濟法總論的研究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也鼓勵博士生在現有基礎上進行問題導向的研究;寧立志教授在肯定發言中所展現的問題意識和使命感的同時,也指出了對所提問題的進一步解決等具體建議。
在第二單元研討環節,武漢大學博士生聶淼擔任主持人。北京大學博士生王樺宇作了題為“社會公平、分配正義與財稅法治——一個理念闡釋和制度分析的框架”的發言,對如何實現財稅法治框架下的分配正義提出自己的看法;華南理工大學博士生許健聰以“論保障社會公平的財政社會學進路”為主題進行發言,從財政社會學的視角出發,提出了唯有財政法治化才能切實保障財政公平的實現這一主張;清華大學博士生張克以“從物業稅設想到房產稅試點——轉型中國不動產稅收法律變遷研究”為主題,以公共政策學為分析框架,提出了在推動稅收民主化進程中強化立法機關作用的建議;西南政法大學博士生李瑞雪圍繞“衡平理念下遺產稅的開征與法律制度構建”為主題展開論說,提出運用衡平理念解決我國遺產稅開征問題。重慶大學博士生楊娟、武漢大學博士生葉金育分別對四位發言人進行評議,指出了交叉研究的分析方法、宏觀與微觀結合的行文思路等亮點,也對一些具體問題指出了進一步討論的空間。本單元由北京大學法學院劉劍文教授、武漢大學法學院熊偉教授進行總體點評。劉劍文教授指出,參會博士生表現了很好的學術能力,同時也需要在新型分析框架的必要性和具體化上進行改進。熊偉教授提出,財稅法治的發展需要理論界和實務部門的交流和合作。
在第三單元研討環節,武漢大學博士生楊為程擔任主持人。武漢大學博士生張東昌以“通向金融公平的金融民主化道路及其法律保障機制”為主題進行發言,提出通過金融民主來實現金融公平的主張;武漢大學博士生袁康作了題為“金融公平理念下金融福利法的提出與證成”的發言,提出了構建金融福利法這一金融法子系統的主張;西南政法大學博士生麻松林圍繞“金融公平的保障:以小額賬戶管理費為視角”這一主題進行發言,從案例出發探討小額賬戶管理費背后的金融公平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李慈強作了題為“論生態文明建設的金融法治保障”的主題發言,分析如何通過金融法治建設來促進生態文明建設這一問題。武漢大學法學院教師李安安博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博士生薛波對四位發言人進行評議,既表示了對金融民主、金融公平等理念的認同,也在一些具體問題上提出了值得商榷的地方。本單元由西南政法大學強力教授和武漢大學馮果教授進行總體點評。強力教授對四位發言人進行一一評議,并提出金融公平和金融福利法的提出還需要做進一步的論證。馮果教授則分享了自己對于金融法的認識,提出了金融法動態發展的觀點。
在第四單元研討環節,武漢大學博士生羅勇擔任主持人。武漢大學博士生楊復衛圍繞“養老保險轉移接續制度研究——以派遣勞動者為視角”這一主題進行發言,探討了如何通過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來保障勞動者的合理流動和區域之間的分配公平問題;吉林大學博士生陳亮作了題為“中國社會保障法律體系的價值意蘊及其實踐路徑”的發言,從立法、執法以及司法等層面分析了我國社會保障法律體系實現社會公平的路徑;西南政法大學博士生呂惠琴以“我國生育保險制度的價值重構和完善路徑——兼評《生育保險辦法》(試用意見稿)”為主題,分析了生育保險制度中女性的公平保障問題;武漢大學博士生鮑雨就“高校教師特殊工傷問題研究”這一主題進行發言,以一個具體事例出發探討高校教師特殊工傷的制度保障問題。武漢大學博士生李秀文、武漢中院法官楊豐菀分別對四位發言人進行評議,對發言內容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本單元由上海財經大學王全興教授、武漢大學張榮芳教授進行總體點評。王全興教授鼓勵博士生緊緊聯系中國的實際進行理論研究,并就社會保險的轉移接續等問題發表了看法。張榮芳教授著重從社會保險爭議解決機制,提出了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論壇閉幕式由武漢大學法學院孫晉教授主持,博士生代表、北京大學王樺宇在總結發言中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參與博士論壇的感受。專家代表、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副院長王先林教授總結,鼓勵年輕的博士生在未來繼續開展研究,對我國經濟法學科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武漢大學法學院寧立志教授宣布獲獎名單,并由各位專家為獲獎的博士生頒發證書。武漢大學經濟法研究所所長馮果教授對本屆論壇進行了全面總結。
“后生可畏”,這是被與會專家多次提到的說法。本次以在校博士生為主體、并得到校內外專家大力支持的全國性學術論壇,相信對未來經濟法學科的發展一定能產生積極的推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