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1月16至17日,中國社會科學論壇暨"法治與反腐治權"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國際研討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承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協辦。來自中國、芬蘭、法國、日本、新西蘭、墨西哥、新加坡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研討會開幕式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莫紀宏主持。中紀委駐中國社會科學院紀檢組組長張英偉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張英偉組長指出,防治腐敗是各國各地區面臨的共同任務,規范和制約公權力是反腐敗的核心環節,也是法治建設的重要目標。張英偉組長代表中國社科院黨組向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并期望與會中外專家學者從理論研究與制度建設等方面提出真知灼見,在學術理論上取得更多成果,進一步推進和深化反腐領域的國際合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所長、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李林教授在致辭中表示,剛剛閉幕的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對中國未來5-10年的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戰略部署,對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和加強反腐治權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種形勢下,中外專家學者集聚北京,深入研討法治與反腐敗的理論、制度與實踐問題,交流國際和中國在法治反腐方面的經驗,推進彼此的互相學習和取長補短,加強和完善各自的法律制度和司法程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李林所長代表法學研究所向參加研討會的中外專家學者和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與會中外學者圍繞"法治與反腐治權"這一主題,從歷史與現實、法律與文化、實體與程序、部門法與比較法等多個角度與層次對我國的反腐實踐與域外反腐經驗進行了深入探討。重點討論的議題包括:權力腐敗與依法治權的制度建設、立法腐敗的概念與形式、官員財產申報與公布制度、反腐治權與刑事法治、反腐案件中的偵查手段、證據運用與境外追贓機制、聯合國反腐公約與我國反腐治權制度體系的完善、憲法法院在反腐中的作用、公司治理與反腐敗等等。本次論壇恰逢十八屆三中全會剛剛召開,與會中外學者結合三中全會精神,對"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莫紀宏教授認為,新一輪的法治反腐序幕剛剛揭開,如何利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反腐治權是擺在每一位專家學者面前的時代主題和緊迫任務。出席本次研討會的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張文顯教授表示,"如何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了明確的思路,沿著這個思路走下去,中國依法治權、依法反腐的前景一定會很好"。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聯合黨委書記陳甦在研討會閉幕式上致辭。陳甦教授認為,本次研討會在"目標-手段-機制"一體化的論域中,對如何在中國建立有效的反腐機制、實現反腐的國家治理目標、滿足社會對反腐倡廉的期待,運用法治這一根本理念所連接的知識體系、制度經驗與技術方案,進行了廣泛、深入而且卓有成效的討論。他對研討會的成功舉行表示熱烈的祝賀,并期望與會中外專家學者繼續關注中國的反腐治權事業,關注中國的法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