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首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終評會順利舉行
發布日期:2013-10-09  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佚名

  中國法學創新網訊 10月8日下午,令人矚目的首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終評會在中國法學會多功能廳隆重舉行。

首屆“董獎”終評會順利舉行

  首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終評會場

  中國法學會領導高度重視本次終評工作。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冀平擔任評審委員會主席并出席講話。評審專家共9人,分別是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江必新大法官,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朱孝清大檢察官,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聯合黨委書記陳甦研究員,《中國法學》總編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張新寶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陳興良教授,清華大學法學院高鴻鈞教授,四川大學“985平臺”首席科學家顧培東教授,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李浩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王敏遠研究員。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主任、《中國法學》副總編輯李仕春教授擔任評委會秘書長并主持評審活動。中國法學會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會副秘書長沈厚鐸呂勇同志也參加了終評會。

首屆“董獎”終評會順利舉行

  首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終評會全體專家合影

  陳冀平書記在講話指出,“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是中國法學會繼“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中國法學青年論壇”之后推出的又一個面向廣大青年法學理論研究人員和法律實務工作者的重要項目。“十杰”評的是人,“董獎”評的是成果,“青年論壇”是為法學法律“兩界”青年才俊之間、青年才俊與法學大家之間進行深度互動而搭建的平臺。中國法學會希望通過青年法學家評選、青年法學成果評選和青年法學論壇這樣三個項目,更好地團結、組織和引領青年法學法律工作者,并使其更快地脫穎而出。

  中國法學會之所以設立“董獎”,還在于紀念董必武同志,傳播董必武法學思想。董必武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是中央第一代領導集體中卓越的馬克思主義法學家。同時,新中國誕生前夕,1949年6月,新法學研究會成立,由董必武、林伯渠、謝覺哉等90余人發起。1953年4月,由新法學研究會與新政治學研究會合并成立的中國政治法律學會選舉產生了領導機構,會長即為董必武同志。

  陳冀平書記強調,“董獎”的特點不僅體現在面向未滿40周歲的青年,更在于參與“董獎”評選的作品,在內容上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中國問題;二是理論聯系實踐。也就是說,研究外國問題或者純理論問題的作品,不納入“董獎”評選的范圍。為什么這樣要求,不僅是因為這兩個條件都屬于董必武法學思想的特點,更是因為,我們希望通過“董獎”引導更多的青年法學法律工作者投身正在進行之中的“法治中國建設”。

首屆“董獎”終評會順利舉行

  陳冀平書記講話

  之后,評審專家對終評辦法進行了討論。法律信息部副主任王偉國同志宣讀了《首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終評辦法(草案)》,專家們就“草案”的內容尤其是評審程序進行了認真的討論,最后鼓掌通過了該評審辦法。

  與初評、復評一樣,為保證評審工作的公正性與嚴肅性,終評辦法要求評審專家簽署評審承諾書,保證公平地對待每一件參評作品和每一位作者。法律信息部副主任呂興煥同志宣讀了專家承諾書,全體評審專家均表示認同并在承諾書上逐一簽下自己的名字。

首屆“董獎”終評會順利舉行

九位終評專家

首屆“董獎”終評會順利舉行

  評審專家在承諾書上莊重簽字

  進入終評的作品除了經過初評、復評勝出的46件申報作品,還有第八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主題征文一等獎論文21篇,共67件。終評程序分為單獨打分、分組推薦、集體討論、無記名投票等四個環節進行。

  9位專家分為3組,每組3名專家。相應地,全部候選作品根據選題與評審專家研究領域的關聯度也分為3組。每位專家從作品的選題、研究方法、論證材料與過程、文字表達、觀點與結論、成果轉化等多個角度,對作品進行單獨打分。在完成各自的打分之后,同組專家結合作品初評和復評的情況充分交換意見,推薦一二三等獎和提名獎的獲獎名單,并對推薦一、二、三等獎作品逐一撰寫獲獎理由。在單獨打分環節,會場沉靜得能聽見心跳;在分組推薦環節,會場如炸開了的鍋,熱鬧非凡。9位評審專家精深的學術造詣、高超的學術鑒賞力、令人信服的學術公心、認真慎重的態度,深深地打動了每一位在場的工作人員。

首屆“董獎”終評會順利舉行

首屆“董獎”終評會順利舉行

首屆“董獎”終評會順利舉行

  分組評審實況

  各組推薦名單匯總后,在李仕春教授的主持下,評審專家們進行了集體討論。先由各小組專家對本組推薦作品進行介紹并闡釋獲獎理由,再由全體專家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評議。

  隨后,評審委員會全體專家進行無記名投票。在投票的過程中,一等獎作品的競爭最為激烈。此外,部分獎項進行了多輪投票,部分作品還進行了特別討論。最終,評委會確定了擬獲一等獎作品1件、擬獲二等獎作品5件、擬獲三等獎作品11件,擬獲提名獎作品18件。總數35件,不足參評作品353件的10%。最后,評審委員會全體專家在終評結果上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終評結果將在“中國法學會網”、“中國法學創新網”上進行公示。“董獎”獎勵委員會將以中國法學會的名義,對獲獎者頒發榮譽證書,并邀請中央有關部門的領導同志在第八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開幕式上進行頒獎。

首屆“董獎”終評會順利舉行

  評審專家簽名

  整個評審過程緊張有序,歷經四小時后,終于結束了。至此,歷時3個月征稿、1個多月評審的首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評選活動,已接近尾聲。李仕春主任代表“董獎”秘書處全體同志,真誠地感謝在座9位大法官、大檢察官、大專家以及參加初評和復評的專家學者,感謝他們對廣大青年法學法律工作者、對“董獎”、對中國法學會乃至法律信息部工作慷慨無私的支持和勉勵。我們有理由相信,“董獎”會迅速成長為我國法學法律界的知名獎項。

  在“董獎”申報和評選的過程中,秘書處也總結了一些需要下次活動予以研究或改進的地方。比如,可否考慮區分法學理論組和法律實務組,以適當激勵青年法律工作者的積極性?可否在初評、復評階段發布評審公告時對入圍下一輪評審的名單僅由申報人本人查詢,以保護申報人的隱私權?可否增加一等獎的數額,分設論文類、專著類?

  參加本次評審會的還有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周楊副處長、強梅梅副研究員、陳謙信副研究員、姚國艷副研究員、劉燦華助理研究員以及王麗娟、付茂魯、孫云霄、肖志威、李鑫、孫瑋、敖婷婷,實習生范祥云、王牧笛等同志。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