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評審公告
第5號
終評情況公告
根據《首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評審辦法》,終評會原本安排在9月28日,因部分評委無法參加,經學會黨組同意,改期到2013年10月8日舉行(終評會詳細情況見中國法學創新網“學界要聞”報道)。現將有關情況公告如下:
一、評審過程
評審委員會討論通過《首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終評辦法》,全體委員鄭重簽署《評審承諾書》。之后,對進入終評的67件作品(含21篇第八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主題征文一等獎論文)進行了集中書面評審。9位評審專家按照不同學科分為3組。各組專家對作品進行認真審閱,按照評審標準進行單獨打分;再進行充分討論,推薦獲獎名單,交由評審委員會集體討論。評審委員會全體成員經討論,無記名投票,最終確定擬獲一等獎作品1件、擬獲二等獎作品5件、擬獲三等獎作品11件(其中部分作品票數并列),擬獲提名獎作品18件。總數35件,不足參評作品353件的10%。
二、評審委員會組成
根據終評辦法,評審專家由9位具有相當法學研究水平、學術鑒賞力、學術公心的知名專家學者組成。評審委員會具體名單如下:
主 席
陳冀平 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
委 員(以姓氏拼音為序)
陳 甦 中國商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聯合黨委書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陳興良 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學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法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高鴻鈞 中國比較法研究會副會長,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顧培東 四川大學“985平臺”首席科學家,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江必新 中國行為法學會會長,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二級大法官,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 浩 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敏遠 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張新寶 中國法學期刊研究會會長,《中國法學》總編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朱孝清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教授、博士生導師
秘書長
李仕春 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主任,《中國法學》副總編輯,教授、博士生導師
三、擬獲獎名單
擬獲獎作品共35件。其中,一等獎1件,二等獎5件,三等獎11件,提名獎18件,名單和獲獎理由詳見附件。現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13年10月9—15日。
至此,首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評審工作圓滿結束。“董獎”獎勵委員會將以中國法學會的名義,對獲獎者頒發榮譽證書,并邀請中央有關部門的領導同志在第八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開幕式上進行頒獎。
歡迎并感謝廣大同仁的關注和監督!
聯系人:陳謙信;聯系電話:010—66513508。
“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獎勵委員會
2013年10月9日
附件1:首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擬獲獎名單和獲獎理由
【獲獎理由請點擊作品名稱】
獎項 |
作品類型 |
作品名稱 |
作者 |
作者單位 |
職稱職務 |
出版社或發表刊物及時間 |
一等獎 |
專著 |
張 紅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 |
副院長、教授 |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
|
二等獎 |
專著 |
胡興東 |
曲靖師范學院政法學院 |
副院長、教授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7月版 |
|
論文 |
章志遠 |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 |
教授、博士生導師 |
《法學研究》2013年第1期 |
||
論文 |
車 浩 |
北京大學法學院 |
副教授 |
《中國法學》2013年第1期 |
||
專著 |
閆召華 |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 |
講師 |
法律出版社2013年6月版 |
||
論文 |
李建偉 |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 |
商法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 |
《中國法學》2013年第2期 |
||
三等獎 |
專著 |
陳柏峰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 |
教授 |
陜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
|
論文 |
張 東 |
北京大學法學院 |
博士研究生 |
《中國法學》2012年增刊 |
||
專著 |
于 飛 |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 |
教授 |
法律出版社2012年8月版 |
||
論文 |
錢葉六 |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 |
教授 |
《中國法學》2012年第4期 |
||
論文 |
呂英杰 |
廈門大學法學院 |
講師 |
《中國法學》2012年第5期 |
||
論文 |
羅培新 |
華東政法大學 |
科研處處長,國際金融法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
《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第7期 |
||
論文 |
葉 姍 |
北京大學法學院 |
副教授 |
《中外法學》2012年第4期 |
||
專著 |
于文軒 |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 |
副教授 |
知識產權出版社2013年1月版 |
||
論文 |
何其生 |
武漢大學法學院 |
網絡與經濟法律中心主任、教授 |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ICLQ)《國際法和比較法季刊》2013年1月 |
||
論文 |
王 彪 |
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法院 |
研究室副主任、西南政法大學訴訟法學博士研究生 |
第八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主題征文一等獎 |
||
論文 |
鄭智航 |
山東大學法學院 |
院長助理、講師 |
第八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主題征文一等獎 |
||
提名獎 |
專著 |
司法要論 |
劉練軍 |
杭州師范大學法學院 |
副教授 |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3年3月版 |
專著 |
中國近代侵權行為法研究――文本、判解及學說 |
蔡曉榮 |
福州大學法學院 |
副教授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6月版 |
|
論文 |
我國食品安全風險監管工具之新探——以信息監管工具為分析視角 |
戚建剛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 |
應急法學研究所所長、教授 |
《法商研究》2012年第5期 |
|
論文 |
行政訴訟二審審判狀況研究——基于對8家法院3980份裁判文書的統計分析 |
朱春華 |
中南民族大學法學院 |
講師 |
《清華法學》2013年第4期 |
|
專著 |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訴訟批復答復釋解與應用 |
梁鳳云 |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 |
助理審判員 |
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年6月版 |
|
論文 |
不完全行為能力人侵權責任構成之檢討――以《侵權責任法》第32條之解釋適用為中心 |
金可可 |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 |
副院長、教研室主任、教授 |
《法學研究》2012年第5期 |
|
專著 |
著作權基本理論批判 |
李 琛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
教授、博士生導師 |
知識產權出版社2013年5月版 |
|
專著 |
幫助犯研究 |
張 偉 |
浙江財經大學法學院 |
講師 |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
|
專著 |
結果無價值論的實踐性展開 |
李 勇 |
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檢察院 |
四級檢察官、科長 |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3年7月版 |
|
專著 |
中國食品安全刑事概論 |
黃 星 |
北京市公安局 |
法學博士 |
法律出版社2013年5月版 |
|
專著 |
當代中國民事訴訟調解率變遷研究 |
劉 敏 |
湖南科技大學 |
講師 |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3年2月版 |
|
專著 |
刑事電子郵件證據論 |
莊乾龍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
博士后、講師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7月版 |
|
論文 |
“合適成年人”參與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程序實證研究 |
何 挺 |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 |
院務助理、副教授 |
《中國法學》2012年第6期 |
|
論文 |
共同但有區別責任原則的演變及我國的應對研究:以后京都進程為視角 |
陳貽健 |
中國法學雜志社 |
編輯、法學博士 |
《法商研究》2013年第4期 |
|
論文 |
經濟政策對法院裁判思路的影響研究——以涉外貼牌生產案件為素材 |
宋亞輝 |
東南大學法學院 |
講師 |
第八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主題征文一等獎 |
|
論文 |
疑難案件的司法過程——“以理找法”逆向裁判思維初探 |
羅發興 |
福建省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 |
法官、西南政法大學博士研究生 |
第八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主題征文一等獎 |
|
論文 |
統計學方法在規制逮捕裁量權中的運用初探——以評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后逃跑的風險為研究對象 |
張吉喜 |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 |
副教授 |
第八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主題征文一等獎 |
|
論文 |
從難辦案件透視當下中國司法權的運行邏輯 |
王國龍 |
西北政法大學 |
副教授 |
第八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主題征文一等獎 |
附件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