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第七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推薦人選公示
發布日期:2013-09-12  來源: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  作者:佚名

按照《中國法學會第七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評選辦法》,根據本人申報,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初評委員會評選出武漢大學杜群教授、上海財經大學鄭少華教授(按被推薦人姓氏筆畫為序)作為本研究會參評“第七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的推薦人選。
現予公示,公示期為十天(2013年9月5~15日)。
如有異議,請與本研究會秘書處聯系。


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
2013年9月5日


秘書處聯系人:胡斌,電話13387508812,傳真027-68752091,電子信箱:riel2@whu.edu.cn
秘書長:秦天寶,電話027-68753694,傳真027-68752091
會長:蔡守秋,電話027-68764360,傳真027-68752091

附:推薦人選簡歷

杜群

教授

(環境法研究所副所長)

第七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推薦人選公示

基本情況
女,浙江永康人,1968年出生。19942004年先后在北京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系、資源學院工作。19992000年赴英國女王大學博士后研究。20022004年擔任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環境法項目高級顧問。2005年至今在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工作。
教育背景
本科,武漢大學法學院(1987-1991)
碩士,武漢大學法學院(1991-1994)
博士,北京大學法學院(1996-1999)
研究領域
自然資源法,流域管理法,生物多樣和生態保護法,能源法,環境司法,比較與外國環境法,國際環境法專題
社會兼職
擔任中國環境科學協會環境法分會副會長,湖北省法學會環境資源法研究分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研究會常務理事、所屬教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法學會能源法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法學會環境資源法研究分會常務理事,國際自然保護同盟環境法委員會土壤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專家小組聯席主席。擔任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開發署、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發展組織、全球環境基金、世界銀行、歐盟、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政府組織環境法高級顧問,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會、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國際自然保護同盟環境法中心等非政府的知名環境保護國際組織環境法律顧問,斯坦福大學、劍橋大學合作研究人員。
代表性論文
1. 杜群:生態補償的法律關系及其發展現狀和問題,《現代法學》20053
2. 杜群:國家林業重點建設工程實現共贏成效的法律評析, 《法學評論》20083)。
3. Qun DuThe Role of Judiciary i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中國環境司法在環境治理中的作用),載于《司法在環境治理中的作用:比較的視野》,[荷蘭]克魯爾法律國際出版公司2009年版。
4. 杜群:評估法律體系實施綜合生態系統管理能力的研究方法——以全球環境基金-中國防治土地退化伙伴關系項目法律評估活動為例,《中山大學法律評論》 2010卷。
代表性著作
1、《環境法融合論——環境、資源、生態法律保護一體化》(科學出版社,2003年)(獨著)
2[美國]Compliance and Enforcement in Environmental Laws: Toward Mor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英文, 第二主編Edward Elgar Publishers 2010)
3[]Legal and Policy Framework for Land Degradation Control in Dryland Ecosystem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英文,第一主編 IUCN Environmental Law Programme Publication No. 80, 2010
4、(譯著)戴安-謝爾頓,亞歷山大-基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環境法司法手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10)。
榮譽獎項
2002年至2003年科研“環境法融合論及立法實踐”獲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2010年被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研究會評選為“中國優秀中青年環境法學家”,并被推選為“第六屆中國十大中青年法學家”候選人。


 

第七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推薦人選公示 

鄭少華

教授

  

畢業院校:華東政法學院(現華東政法大學)

  研究方向:經濟法、社會法、環境法

  個人簡介

  福建浦城人。法學教授、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法學分會副會長、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經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上海市法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會長等職。主要從事社會法、經濟法與環境法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先后出版個人專著2部,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主編、參編其他學術著作(合教材)20余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司法部部級科研項目、上海市哲學社科規劃項目、上海市政府決策咨詢項目9項,參與完成國際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項,參與完成上海市、福建省等省部級項目10余項。成果分別獲第一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一等獎、第二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三等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上海市決策咨詢優秀成果三等獎、上海市優秀教材獎等。2003年以來,先后被授予“霍英東高校青年教師三等獎”、“上海市曙光學者”、“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上海市十大優秀中青年法學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第六屆中國法學會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等榮譽稱號。

  工作簡歷

  1991.7-1993.8 華僑大學法律系助教;

  1996.7-1998.12 華東政法學院經濟法系助教;

  1998.12-2002.7 華東政法學院經濟法系講師;

  2002.7-2004.7 華東政法學院經濟法系副教授;

  2004.7-2007.2 華東政法學院經濟法學院教授;

  2003.3-2005.11 華東政法學院科研處 副處長;

  2004.8- 華東政法學院學科辦主任;

  2005.11-2007.2 華東政法大學科研處副處長(主持);

  2007.2-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院長、博士生導師;

  2005.6-華東政法大學 博士生導師

  科研成果

  一、主要論文

  1.《試論環境法上的社會連帶責任》,《中國法學》 2005年第2期

  2.《融券賣空監管的法律思考——兼析金融危機前后的美國賣空監管》,《中國法學》 2010年第4期 (第一作者)

  3.《社會經濟法散論》,《法商研究》 2001年第4期

  4.《論環境法上的代內公平》,《法商研究》 2002年第4期

  5. 《生態文明市場調節機制研究——以法律文本的要素量化評估和法律適用評估為視角》,《法商研究》 2012年第1期

  6. 《生態文明社會調節機制:立法評估與制度重塑》,《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2012年第1期

  7.《試論土著民的環境權》,《現代法學》 2005年第3期

  8.《從威權管制到社會治理——關于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法》的幾點思考》,《現代法學》 2010年第6期 (第二作者)

  9.《經濟法中的社團——從社會法視角展開》,《法學》 2000年第2期

  10.《法人運動與第二次法律革命》,《法學》 2001年第6期

  11.《論金融監管權的邊界》,《法學》 2003年第7期

  12.《社會法團體社會之規則》,《法學》 2004年第5期

  13.《人與自然和諧循環經濟法的意義》,《法學》2007年第3期 ,《新華文摘》2007年第17期轉摘

  14.《限購令的法律解釋》,《法學》 2011年第4期

  15.《試論美國環境法中非政府組織的法律地位》,《法學評論》 2005年第3期

  16.《社會變遷中的中國民法》,《華東政法學院學報》 2000年第6期

  17.《論中國公用企業壟斷行為的法律調控機制》,《華東政法學院學報》 2002年第2期

  18.《循環型社會視野下的法律發展》,《華東政法學院學報》 2002年第4期

  19.《動態社會契約論一種經濟法的社會理論之解說》,《華東政法學院學報》 2004年第2期

  20.《略論社會法生態化》,《華東政法學院學報》 2004年第4期

  21.《經濟法與社會政策論綱》,《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08年第3期

  22.《簡論社會自我管制》,《政治與法律》 2008年第3期

  23.《論排放權市場的時空維度:低碳經濟的立法基礎》,《政治與法律》 2010年第11期 (第一作者)

  24.《尋求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當代中國法學研究的使命——華東政法學院、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鄭少華教授訪談》,《社會科學家》 2007年第1期

  25.《尋找勞動法上的“人”——以社會法為視角》,《社會科學家》 2007年第1期

  26.《WTO環保——入世后中國環境法走勢的斷想》,《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年第2期

  27.《美國法上的貸款者責任研究》,《江西財經大學學報》 2002年第5期

  28.《世界貿易組織:應對環境和勞工問題的挑戰》,《求實》 2002年第8期

  29.《循環經濟立法:人與自然從對峙走向和諧》,《東南學術》 2006年第3期

  30.《我國合作金融組織形式法律制度發展初論——基于解決合作金融商業化問題的視角》,《上海財經大學學報》 2008年第4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9年第1期轉摘

  31.《經濟法“社會公共性”研究之反思》,《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年第4期32.《論宏觀調控法的理論前提及方法》,《東方法學》2008年第4期 ,人大復印資料轉載

  二、主要著作

  1.《生態主義法哲學》 2002年10月 法律出版社

  2.《從對峙走向和諧:循環型社會法的形成》 2005年11月 科學出版社

  三、主要課題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生態文明法律機制建設研究》 2010年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我國城市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研究——法治視野下的生態城市塑造》 2009年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

  《和諧社會與理性制度選擇—一種社會法的視角分析》 2005—2007

  省部級課題

  1.《循環經濟立法研究》 司法部部級項目 2004—2007

  2.《通過金融組織實施環境法規制》 上海市曙光學者項目 2004—2007

  3.《和諧社會與循環經濟法的建構論》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資助項目 2006—2009

  四、獲獎科研成果

  1.《經濟法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教材類)一等獎,2002年

  2.《從對峙走向和諧:循環型社會法的形成》,第二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著作類)三等獎,2006年

  3.《試論環境法上的社會連帶責任》(載《中國法學》2005年第2期),第五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法學類)三等獎,2009年

  4.《融券賣空監管的法律思考——兼析危機前后的美國賣空監管》》(載《中國法學》2010年第4期),中國法學會第二屆“中國法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三等獎。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