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我校中歐法學院2013年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中歐法學院聯合管理委員會歐方主席、漢堡大學法學院Hinrich Julius教授,中方主席、全國政協社會與法制委員會主任、司法部前部長張福森先生,我校校長、中歐法學院聯合管理委員會委員黃進,中歐法學院歐方聯席院長海林格出席了會議,會議由中方聯席院長劉飛主持。
開幕式上,黃進、張福森和海林格分別致辭。
黃進對不遠千里前來參加會議的各國知名教授表示了歡迎和感謝。他說,中歐法學院是中方和歐盟在政府間在高等教育領域的重要合作項目,中歐雙方共17所高校參與合作,中國政法大學和德國漢堡大學成立此非法人機構,旨在促進法學教育的發展和交流合作,培養學貫中西的法律人才,為推動中國法治、全球善治做貢獻。辦學五年以來,中歐法學院在教學和管理模式、學生培養目標和課程設計等諸多方面做了融匯中西的積極探索,積累豐富的經驗。此次研討會的召開,將推動我們進一步總結經驗,展開比較研究和學習借鑒,以期為中國法學教育作出更大的貢獻。
張福森高度評價了中歐法學院建院五年來,以培養學貫中西的法律人才為神圣使命所取得的巨大成績。他指出,依法治國理念與法學教育,二者相伴而生,相輔相成。法學教育優化法治環境,對依法治國理念的貫徹落實具有重大推動和指導作用。而隨著我們人才培養規模的日益擴大,法學教育的日益繁榮,以及依法治國理念日漸深入人心,我國法學教育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但現階段法學教育存在著辦學門欄過低和專業教育不足等諸多問題,已經制約著我國法學教育的專業化和高端化發展。他期待本次會議,能夠借鑒“他山之石”,立足本土資源,進一步發展戰略人才培養,促進交流合作,以適應國際國內對于法學人才的需求。
海林格認為,中歐法學院作為中國和歐盟雙方在法學教育組織、研究和改革方面的重要平臺,在全體教學管理人員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已經在中西法學教育交流和人才培養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他談到,中歐法學院五年來致力于培養精通中國法、國際法、歐盟法及比較法的綜合型法律人才。中歐法學院一屆屆精通法律技巧,熟練掌握法律英語,飽學豐富的法學知識,具備團隊合作精神的畢業生,將在未來的國際法律實踐和交流合作中充當更加重要的責任。他堅信,基于中歐雙方政府長期堅定不移的多層面支持,中歐法學院一定會更加緊密地在學院辦學、機構建設和教學創新方面展開合作。
本次研討會以“法學教育:在21世紀的發展和前景”為主題。在為期兩天的會期里,與會人員在法學教育的發展與經驗、法學教育是學術還是職業、法學教育的職業與職業技能、法學教育的全球化與未來、中國與歐洲的法學教育等八個學術單元中暢所欲言、分享探討,以期在全球化和法律職業跨境服務日益頻繁密切的背景下,改進創新教育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撰稿:魏巍
攝影:盧云開
文章來源:中國政法大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