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關于頒發第六屆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的決定
教社科[2013]2號
第六屆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的評獎工作業已完成。按照我部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獎勵辦法》,經專家評審、面向社會公示和獎勵委員會審核通過,共有830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45項,二 等獎250項,三等獎518項,成果普及獎17項,F將獲獎名單予以公布(詳見附件)!
開展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獎工作,是教育部為表彰全國高校哲學 社會科學工作者所取得的突出成績,鼓勵和引導廣大科研人員嚴謹治學、勇于創新、鑄造精品,大力推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科研方法創新,深入推進高校哲學社 會科學事業繁榮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高等學校要以本次評獎工作為契機,認真總結經驗,牢固樹立創新意識和質量導向,積極推進高等學校哲 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建設,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教育部
2013年3月22日
附:法學獲獎名單
第六屆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
| |||||||||||
一等獎(3項) |
| |||||||||||
和諧社會構建與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貫徹 | 論文獎 |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 2008年第1期 | 趙秉志 |
| |||||||
法律解釋學導論——以民法為視角 | 著作獎 | 法律出版社 | 2009年11月 | 王利明 著 |
| |||||||
實質刑法觀 | 著作獎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2009年8月 | 劉艷紅 著 |
| |||||||
二等獎(23項) |
| |||||||||||
刑事訴訟的中國圖景 | 著作獎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2010年2月 | 左衛民 著 |
| |||||||
民法哲學 | 著作獎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2009年4月 | 徐國棟 著 |
| |||||||
知識產權制度變革與發展研究 | 著作獎 | 北京大學出版社 | 2010年11月 | 吳漢東 總主編 |
| |||||||
走向財稅法治——信念與追求 | 著作獎 | 法律出版社 | 2009年5月 | 劉劍文 著 |
| |||||||
中華法制文明的演進(修訂版) | 著作獎 | 法律出版社 | 2010年10月 | 張晉藩 著 |
| |||||||
| ||||||||||||
刑事訴訟的中國模式(第二版) | 著作獎 | 法律出版社 | 2010年3月 | 陳瑞華 著 |
| |||||||
公司法的觀念與解釋 | 著作獎 | 法律出版社 | 2009年5月 | 蔣大興 著 |
| |||||||
侵權責任法立法研究 | 著作獎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2009年9月 | 張新寶 著 |
| |||||||
行政和解和調解:基于公眾參與和誠實信用 | 論文獎 | 《政治與法律》 | 2008年第5期 | 葉必豐 |
| |||||||
人與自然關系中的倫理與法 | 著作獎 | 湖南大學出版社 | 2009年12月 | 蔡守秋 著 |
| |||||||
判例刑法學(上下卷) | 著作獎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2009年5月 | 陳興良 著 |
| |||||||
證據法的理念、制度與方法 | 著作獎 | 法律出版社 | 2008年9月 | 龍宗智 著 |
| |||||||
中日法律文化交流比較研究——以唐與清末中日文化的輸出與輸入為視點 | 著作獎 | 法律出版社 | 2009年7月 | 張中秋 著 |
| |||||||
近代西方刑法學說史 | 著作獎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 2008年1月 | 馬克昌 主編 |
| |||||||
憲法適用應依循憲法本身規定的路徑 | 論文獎 | 《中國法學》 | 2008年第6期 | 童之偉 |
| |||||||
憲法秩序作為中國憲法學范疇的證成及意義 | 論文獎 | 《中國法學》 | 2009年第4期 | 劉茂林 |
| |||||||
貿易與道德:中美文化產品爭端的法律分析 | 論文獎 | 《中國社會科學》 | 2009年第2期 | 彭岳 |
| |||||||
債權受償順位省思——基于破產法的考量 | 論文獎 | 《中國社會科學》 | 2010年第4期 | 韓長印、韓永強 |
| |||||||
法院如何發展行政法 | 論文獎 | 《中國社會科學》 | 2008年第1期 | 余凌云 |
| |||||||
人性經濟法論 | 著作獎 | 法律出版社 | 2010年9月 | 胡光志 著 |
| |||||||
當代中國的司法改革:成就、問題與出路——以人民法院為中心的分析 | 論文獎 | 《中國法學》 | 2010年第1期 | 夏錦文 |
| |||||||
陳安論國際經濟法學 | 著作獎 | 復旦大學出版社 | 2008年12月 | 陳安 著 |
| |||||||
| 三等獎(39項) | |||||||||||
| 耦合經濟法論 | 著作獎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2010年5月 | 徐孟洲 著 | |||||||
| 反壟斷法中的公共利益及其實現 | 論文獎 | 《中外法學》 | 2010年第4期 | 蔣悟真 | |||||||
| 從中國犯罪率數據看罪因、罪行與刑罰的關系 | 論文獎 | 《中國社會科學》 | 2010年第2期 | 白建軍 | |||||||
| 論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從要素解釋的路徑 | 論文獎 | 《中國法學》 | 2008年第4期 | 胡鴻高 | |||||||
| 發展權全球法治機制研究 | 著作獎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2008年11月 | 汪習根 主編 | |||||||
| 中國有組織犯罪研究(兩卷本) | 著作獎 | 群眾出版社 | 2010年1月 | 何秉松 著 | |||||||
| 中國大陸行政法的革命——契約理念的確立及其展開 | 著作獎 | 元照出版公司(臺灣地區) | 2009年4月 | ||||||||
| 罪數形態理論正本清源 | 論文獎 | 《法學研究》 | 2009年第4期 | 劉憲權 | |||||||
| 民間金融法制化的界限與路徑選擇 | 論文獎 | 《中國法學》 | 2008年第4期 | 高晉康 | |||||||
| 中國的租界與法制現代化——以上海、天津和漢口的租界為例 | 論文獎 | 《中國法學》 | 2008年第3期 | 王立民 | |||||||
| 人類基因的權利研究 | 著作獎 | 法律出版社 | 2009年5月 | 邱格屏 著 | |||||||
| 憲法與公民教育——公民教育與中國憲政的未來 | 著作獎 | 武漢大學出版社 | 2010年1月 | 江國華 著 | |||||||
| 論競爭法中的法定賠償:制度變遷個案的解剖——基于不正當競爭案例的整理與研究 | 論文獎 | 《中國法學》 | 2009年第1期 | 李友根 | |||||||
| 董事會結構性偏見的心理學機理及問責路徑 | 論文獎 | 《法學研究》 | 2010年第3期 | 朱羿錕 | |||||||
| 刑民實體法關系初探 | 著作獎 | 法律出版社 | 2009年8月 | 陳燦平 著 | |||||||
| 侵權責任分擔論——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數人分擔的一般理論 | 著作獎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2009年12月 | 王竹 著 | |||||||
| 公用事業法原論 | 著作獎 | 中國方正出版社 | 2008年12月 | 邢鴻飛、徐金海 著 | |||||||
| 民事審監程序修改過程中若干爭議問題之思考 | 論文獎 | 《中國法學》 | 2009年第4期 | 趙鋼、劉學在 | |||||||
| 私法立憲主義論 | 論文獎 | 《法學研究》 | 2008年第4期 | 薛軍 | |||||||
| 行政規劃法治化研究 | 著作獎 | 人民出版社 | 2010年5月 | 王青斌 著 | |||||||
| 論服務型政府的合法性 | 著作獎 | 吉林大學出版社 | 2008年11月 | 汪自成 著 | |||||||
| Противодействие преступлениям, совершаемым гражданами КНР на территории россий ского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 | 著作獎 | 俄羅斯遠東國立大學出版社 | 2008年5月 | 龐冬梅 著 | |||||||
| 沈家本全集(全八卷) | 著作獎 |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2010年1月 |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等 整理 | |||||||
| 國際商事爭議解決機制研究 | 著作獎 | 武漢大學出版社 | 2010年4月 | 黃進 主編 | |||||||
| 疑案判決的經濟學原則分析 | 論文獎 | 《中國社會科學》 | 2008年第4期 | 桑本謙 | |||||||
| 信息能力與壓力型立法 | 論文獎 | 《中國社會科學》 | 2010年第1期 | 吳元元 | |||||||
| 土地所有權國家獨占研究 | 著作獎 | 法律出版社 | 2008年9月 | 劉俊 著 | |||||||
| Selected Topic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ISG in China | 論文獎 | Pace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 | 2008年第1期 | 肖永平、龍威狄 | |||||||
| 揚長避短,整合歸真——談唐代《律疏》書名的整合問題 | 論文獎 | 《北方法學》 | 2008年第2期 | 錢大群 | |||||||
| The Treaty of Lisbon : Half Way Toward a Common Investment Policy | 論文獎 |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 2010年第4期 | 單文華、張生 | |||||||
| 侵權立法若干問題思考 | 論文獎 | 《中國法學》 | 2008年第4期 | 郭明瑞 | |||||||
| 西方犯罪學史(第二版) | 著作獎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 2010年8月 | 吳宗憲 著 | |||||||
| 論歸責原則與侵權責任方式的關系 | 論文獎 | 《中國法學》 | 2010年第2期 | 崔建遠 | |||||||
| 節約型社會法律保障論 | 著作獎 | 人民出版社 | 2008年12月 | 陳德敏 著 | |||||||
| 中國法治的自主型進路 | 論文獎 | 《法學研究》 | 2010年第1期 | 顧培東 | |||||||
| 司法語境下的法律人思維 | 論文獎 | 《中國社會科學》 | 2008年第5期 | 董玉庭、于逸生 | |||||||
| Initiative and Implications of Hong Kong's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 論文獎 | The Journal of World Investment & Trade | 2010年第5期 | 曾華群 | |||||||
| Telecommunications Universal Service in China:Making The Grade on A Harmonious Information Society | 論文獎 | Journal of Technology Law & Policy(USA) | 2008年第1期 | 石靜霞 | |||||||
| 法律的政治邏輯闡釋 | 論文獎 | 《政治學研究》 | 2010年第2期 | 姚建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