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編譯局與我校共建“政治學法學理論研究基地”簽約揭牌儀式現場
(賀明 攝)
校長付子堂與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書
(賀明 攝)
中共重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海榮,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
校黨委書記張國林共同為研究基地揭牌 (賀明 攝)
簽約揭牌儀式結束后合影 (賀明 攝)
西政網訊 4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編譯局與我校共建“政治學法學理論研究基地”簽約揭牌儀式在勤業樓一會議室舉行。中共重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海榮,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一行,深圳市政協副主席鐘曉渝,重慶市教委副巡視員帥遜,校領導張國林、付子堂、溫良、岳彩申等參加了本次儀式。
黨委書記張國林在歡迎辭中表示,政治學法學理論研究基地建設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為基本宗旨,以促進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大繁榮為主要目標,以“為中央決策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著力方向。我校將以此次共建為契機,積極發揮該平臺優勢,多出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努力回報中共中央編譯局和重慶市對我校的支持與期望。
中央編譯局俞可平副局長對本次研究基地的建設寄予厚望。他說,希望雙方加強交流學習,共同打造有特色、有高度的理論研究平臺;希望西政在政治學、法學理論研究上進一步發揮作用、為我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為進一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中共重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海榮表示,政治學法學理論研究基地的成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既是壓力更是動力,并對基地建設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牢牢把握正確導向,立足我國社會主義政治與法治建設的具體實踐,開拓創新,為繁榮社會科學貢獻力量;二是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強對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研究,打造創新理論、咨政育人的服務平臺;三是要積極推動交流合作,加強雙方學術和人才資源整合,凝聚國內外馬克思政治法律理論的研究亮點,使研究基地真正成為聯系國內外政治學法學理論研究的學術共同體。
隨后,校長付子堂與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書,中共重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海榮,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校黨委書記張國林共同為研究基地揭牌。儀式結束后,與會人員圍繞基地建設、馬克思主義研究、民主法治建設等話題展開座談。
據悉,該基地將以我校政治文明建設研究中心、法治理論研究中心、人權理論研究中心為依托,搭建一個促進理論與實踐、中央與地方、國內與國外合作交流的平臺;形成一個聯系國內外政治學法學理論研究的緊密的學術共同體;推出一批具有厚重學術水準,深遠影響力的學術成果;鍛煉一支具有扎實理論功底、高尚道德情操的老中青結合的研究隊伍;努力推動政治學、法學學科建設取得長足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