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政網訊 12月26日至28日,“第四次全國人權研究機構工作經驗交流會”在重慶召開。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進一步推動人權教育與培訓工作”。會議由中國人權研究會主辦,西南政法大學人權教育與研究中心承辦。
大會開幕式 (荊科 攝)
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權研究會會長羅豪才,聯合國人權小組委員會專家、中國人權研究會副會長、外交學院教授陳士球大使,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李步云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劉海年教授,中國人權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陳振功,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司法人權研究室主任馮建倉研究員,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七局吳雷芬、任丹紅,以及來自吉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湖南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30多家機構的近80名特邀嘉賓和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議由西南政法大學校長付子堂教授主持。羅豪才會長在開幕式上所作的主題發言中指出,過去幾年,我國人權研究機構發展迅速,成果突出。今后要在四個方面進一步推進人權教育與研究工作:第一,繼續加大人權教育培訓力度;第二,加強人權基礎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總結,推進理論創新;第三,加強人權研究機構建設,增進交流;第四,加強國際交流。羅豪才會長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需要每一個人的不懈努力,要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扎實做好人權研究工作,積極發揮人權機構的功能,拓展人權研究工作新局面,推進人權事業繼續向前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校黨委副書記溫良在致辭中向與會代表介紹了我校的發展歷史和辦學情況,歡迎各位領導和專家對我校人權教育與研究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并預祝此次大會取得成功。
本次會議以大會發言和分組討論的方式,就人權教育與培訓工作的理論探索與經驗總結、人權理論研究、人權保障的制度構建等主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地交流和討論。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馮建倉研究員、吉林大學法學院劉雪斌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學人權教育與研究中心梁洪霞副教授、華南理工大學滕宏慶副教授、中國傳媒大學政治與法律學院鄭寧教授、湖南大學人權研究與教育中心劉士平教授、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張福剛博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人權法研究所田圣斌教授分別代表各自人權研究機構,圍繞高校人權課程的教學、司法干警的人權知識培養、人權教育的海外經驗等主題作了大會發言。
在由南開大學常健教授主持的分組討論會上,羅豪才會長、李步云教授、四川大學周偉教授、東北財經大學鮮開林教授、南開大學趙正群教授、貴州民族大學陳孝平教授、西南政法大學人權教育與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永和教授等依次介紹了各自機構的成果與特色,相互交流人權教育與研究工作經驗。各代表還就人權理論與實踐方面的諸多問題進行了探討。
在由中國政法大學張偉教授主持的第二小組討論會上,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榮譽學部委員劉海年教授、中共中央黨校張曉玲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徐小冰教授、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柳華文教授、內蒙古大學程延軍教授、昆明理工大學黎爾平教授、青海民族大學淡樂蓉教授、云南財經大學安柯穎老師、西南政法大學袁林教授、山東大學李忠夏教授、西南政法大學校長付子堂教授等,就人權理論體系建構、人權的西方話語與本土資源結合、高校人權課程開設、公務員人權法培訓、發揮人權教育與研究工作者的智庫作用、參與《國家人權行動計劃》起草、人權與社會穩定問題、公民的政治權利保障、公民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協商民主在保障人權中的作用、婦女權利和勞動權利保護、少數民族生態文明和遺產、生態移民中的人權保障、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法與宗教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會議期間,羅豪才會長在西南政法大學校長、西南政法大學人權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付子堂教授,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溫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學副校長岳彩申教授,西南政法大學人權教育與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永和教授及西南政法大學人權教育與研究中心成員的陪同下,視察了西南政法大學人權教育與研究中心。
羅豪才會長充分肯定了西南政法大學及西南政法大學人權教育與研究中心的工作,高度評價了中心在馬克思主義人權理論研究、人權教育與培訓、人權實證研究以及人權觀念推廣方面所做的工作。當中心工作人員向羅會長介紹中心主辦的刊物《中國人權評論》時,羅會長鼓勵說:“這在中國是第一本!”在看到中心成員梁紅霞副教授開設的人權法課程學生試卷和成績單時,羅會長表揚說:“她很不錯,她說得很清楚。”在參觀中心所進行的人權實證研究圖片展過程中,尤其是中心為宣傳《國家人權行動計劃》舉辦的各類活動圖片時,羅會長稱贊“做得不錯”、“做得好”。
在中心閱覽室里,羅會長說:“西政歷來圖書資料非常齊全”,“(中心的圖書資料)蠻多冊數,比上次多,你們資料真的保留的蠻全。”在中心趙樹坤副教授和朱穎副教授向羅會長展示正在建設中的網站以及中心對外交流的規劃情況時,羅會長指出:“要對外,向外面展示我們人權研究的成績,我們還是有很多可以(向世界)介紹的。”此外,羅會長還對中心目前研究人員的梯隊建設以及硬件設施建設提出了表揚。
陳士球大使受羅豪才會長委托,對本次大會做了總結發言。陳大使指出,黨的十八大為我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做出了全面的部署,也提出了我國人權事業發展的新任務和奮斗目標,對我們的人權理論研究來說,這是新的機遇也是新的挑戰。為此,我們要把握四點:第一,人權理論研究要堅持正確的方向,努力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權理論的基石。第二,人權理論研究要與時俱進,根據國際形勢的新發展和總趨勢,針對國際人權領域出現的新形勢、新情況、新特點提出一些能夠引起國際社會廣泛共鳴的人權主張和理念。第三,人權理論研究要以開放、包容的姿態,積極借鑒人類政治文明有益的成果。第四,人權理論研究要立足于當前,著眼于長遠。我們要深刻領會十八大報告中與人權有關的部署和精神,不斷地深化認識和理解,努力創新中國特色人權理論。我們要勇于承擔,不辱使命,抓住當前的有利時機,推動我國的人權理論研究更加深入,領域更加廣闊,視野更加寬闊,不斷為我國人權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12月27日上午,全體參會代表到西南政法大學參觀。在西政圖書館前的《世界人權宣言》雕塑前合影留念后,代表們在張永和教授的陪同下前往西南政法大學人權與教育研究中心參觀并指導工作。中心以展板、影像資料、實物等多種形式向代表們展示了近年所開展的各類教學、實證調研與理論研究等情況與所取得的成績。此外,代表們還參觀了中心的圖書閱覽室、研究室及各部門辦公室,瀏覽了中心的網站,與中心工作人員悉心攀談、交流,對中心的硬件配置、人員組成、研究方法與研究成果給予了高度的肯定。不少代表表示西政人權教育與研究中心的很多做法具有示范意義,深受啟迪,愿意將這些經驗和啟發帶回自己所在的機構,希望能相互借鑒,彼此推動、完善人權教育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