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學創新網新近發布了“2009—2011年全國法學院核心科研十強分析報告”,我校法學學科位列全國第七,其中共6個學科進入十強,3個學科進入五強(民法學第一、國際法學第三、法制史學第四)。這是繼前不久教育部發布《關于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評審結果公示的通知》,我院成為同時獲得全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養”三個基地的全國五家院校之一后的又一盛事。最近,校長吳漢東教授在對法學院負責人談及對該分析報告的感受時,再次誠摯寄語法學學科的全體教師:對法學學科,我們首先要滿懷自信。同時,對法學學科的未來發展,我們更應該要有清醒的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全體法學同仁都要行動起來,為我校法學學科爭當中國法學教育和科研團隊的排頭兵努力奮進!
中國法學創新網的“2009—2011年全國法學院核心科研十強分析報告”,主要根據各校法學學科三年來在主流法學期刊上發表的論文總數、論文他發數、權威期刊發表論文數等數據,對2009—2011全國法學科研單位的論文總數、2009—2011年全國法學科研單位論文他發數、2009—2011年各學科十強分別進行排名。其中,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學科以總數169篇名列第七。
報告分析了十強單位發展的優勢與存在的不足。在提到我法學學科時,肯定了我們在科研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該報告指出:我校法學學科的論文他發數126篇,名列第五;在權威期刊發表的論文數27篇,也是第五。這在京外高校中屬于獨一份,僅次于北大、清華、人大、中國政法這四家。報告還特別提到“在人才流動飛快的今天,地處內陸的中南政法能夠穩住一批高端作者,這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也是中南未來發展最可寶貴的財富。”報告同時也指出了我院科研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最主要的問題是發展不均衡,不能全面開花,與排在前面的幾家院校相比,顯得有些單薄。
我校校長吳漢東教授始終高度關注中國法學創新網,對此次法學院校科研盤點結果也甚為重視。對我校法學學科的現狀,校長表達最多的是關切和鼓勵。對法學院、對法學各學科的全體教師的寄語可謂語重心長。
法學學科的發展已經進入了群雄逐鹿、各領風騷的時代。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我院全體教師一定會惕厲奮發,不斷發揮既有的優勢,彌補存在的不足,不斷進取,實現中南法學穩步、全面的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