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法制與社會發展》雜志主編
參加會議的有《法學研究》、《中國法學》、《中外法學》、《法學家》、《法學》、《法制與社會發展》、《現代法學》等七家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資助的法學期刊的主編或副主編,作者代表、著名法學
在座談會上,張獻鋒副處長強調了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資助優秀學術期刊的目的和意義,介紹了對受資助期刊進行引導和管理的工作規劃。他指出,在評審、遴選環節過后,主管部門的工作重點正轉向探索如何為受資助期刊提供更好的服務和引導,而此次座談會的舉行恰逢其時,大家所反映的問題和所提出的建議將有助于管理工作的改進,這一交流平臺的搭建也為所有受到資助的學術期刊樹立了榜樣。
與會的主編、副主編、優秀作者代表和編輯代表就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資助優秀學術期刊的重大意義、在新的起點上如何辦好法學期刊、資助經費的使用與管理等重要事項展開了熱烈而富于卓識的討論和溝通。
與會者高度評價了國家社科基金對優秀學術期刊予以重點資助的重大意義,認為這一舉措為面臨經費困擾的辦刊機構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激勵和物質保障,有助于推進法學期刊的創新發展和學術影響力的提升,有助于優化知識生產和思想交流、促進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有助于推動馬克思主義、尤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研究、傳播和實踐轉化,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對于獲取資助后如何在新的起點上辦好法學期刊的問題,與會者提出:必須正確認識和對待學術前沿與政治方向的辯證關系,要在敏銳洞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客觀規律和必然趨勢的基礎上,既具有敢于觸碰敏感問題的勇氣,為理論創新開鑼鳴道、搭臺助威,又確保思想解放和理論創新不闖雷區、不走邪路;應精心打造特色期刊,涵養學說流派,形成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應科學策劃專題和設置特色欄目,要立足中國實踐、具有中國問題意識和國際視野,要始終保持學術和理論前沿;應既善待名家名作、又扶持新人新作;應正確處理學術評價標準的公正性與稿件評審機制的完善問題;應認真處理好內稿與外稿的關系;應妥善處理完善期刊管理機制與尊重期刊自主性和學術風格的關系,不宜推行行政化的、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使得學術期刊雷同化;應大力培養優秀的編輯隊伍,加強編輯的理論素養、學術鑒賞力和編輯技能的培訓,同時注重改善編輯待遇,激勵編輯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應處理好學術傳播與知識產權保護之間的關系,在作者的知識產權訴求、公眾獲取知識成果的便利訴求和知識傳播平臺打造者的利益回報訴求之間建立適宜的平衡機制。
參會的主編、副主編們表示現階段將嚴格執行《國家社科基金學術期刊資助管理辦法(暫行)》的規定,把經費用在刀刃上,確保辦刊質量、提升學術水平、擴大刊物的學術影響力,使這些期刊成為法學期刊乃至哲學社會科學期刊中的精品刊和特色刊。同時,與會者也對經費的使用與管理提出了一些問題和建議。
與會者一致表示這是一次很有必要并且富有成果的會議,達到了交流經驗、發現和反映問題、加強溝通的預期目的。與會者還表示,十八大開辟了中國法治和法學的新時代,獲得國家社科基金資助的法學期刊將立即行動起來,組織法學家深入而系統地研究十八大的法治思想、法學理論和法治建設戰略,產出一批高水平、原創性的研究成果,為宣傳黨的十八大精神、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