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訊(記者 馬迪思) 10月23日,教育部、財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協議簽約儀式在我校文泉報告廳隆重舉行。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財政部副部長王軍、湖北省人民政府常務副省長王曉東代表三方簽署協議并發表了講話。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國生,財政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余蔚平出席。湖北省副省長郭生練主持簽約儀式。
校長吳漢東代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全體師生致歡迎辭,并向關心和支持學校建設發展的財政部、教育部、省委省政府領導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今天是學校發展史上難忘而重要的時刻,教育部、財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一系列實質性的舉措將進一步鞏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作為我國財經、法律領域科學研究及人才培養重要基地的地位,為學校直接參與實施國家重大戰略提供極為難得的機遇,為提升自身的學術實力和水平構建起廣闊的平臺。
王曉東指出,部省共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重大舉措,不僅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重大發展機遇,也必將對推進我省高教強省建設進程產生良好的示范效應。希望學校立足新起點、抓住新機遇,以共建協議簽署為契機,主動適應國家和湖北省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育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加快建設世界知名、國內一流、富有特色的人文社會科學類大學,為建設教育強省、教育強國,為湖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王軍表示,兩部一省共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協議的簽署,掀開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發展的新篇章。財政部將借助共建這個平臺,積極地關注、支持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推進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與財政系統和財經行業的深度聯系與文化傳承,為學校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與幫助,支持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希望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能夠繼續在人才培養、理論創新、決策咨詢等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為促進財政事業的科學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杜玉波指出,教育部與財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建協議,必將有力地推動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改革發展,希望學校進一步明確辦學地位和方向,緊緊抓住共建契機,圍繞創建高水平有特色的人文社科類研究型大學發展目標,堅定地走以提升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進一步樹立人才培養的中心定位,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努力培養和造就具有更多的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為把湖北省打造成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基地,推進兩圈一帶戰略實施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隨后,杜玉波副部長、王軍副部長、王曉東常務副省長走上簽字臺,分別代表教育部、財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在共建協議上簽字,并交換簽字協議。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張大良、財務司司長吳國生、研究生司司長郭新立,巡視辦主任賈德永、規劃司副司長張泰青、社科司副司長徐維凡及有關司局的同志;財政部人事教育司司長趙鳴驥,教科文司司長趙路,財政部駐湖北專員辦專員袁松青,人事教育司副司長張猛,綜合司副司長文秋良,辦公廳副主任劉新安及有關司局的同志;湖北省政府秘書長王祥喜,副秘書長盧焱群、黃國雄,省教育廳廳長陳安麗,財政廳廳長王文童和學校領導登臺助簽。在場300余名師生代表共同見證了這一莊嚴而喜慶的歷史時刻。
根據共建協議,教育部將加大在經費投入、政策扶持、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支持力度;支持學校根據國家和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堅持內涵式發展,充分發揮學校的整體優勢,保持和發展學科特色和區域優勢,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加快建成高水平、有特色的人文社科類研究型大學,努力為國家和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財政部將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建設、社會服務等方面加強對學校的關注、指導和支持;支持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參與國家財政經濟領域重大科研項目的研究和決策咨詢工作;支持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進一步加強與財政系統在人才培養、干部培訓、科學研究、對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湖北省將積極支持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更加廣泛地參與湖北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將學校納入湖北省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體系;在人才培養、重點學科建設、研究基地建設等方面加強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傾斜支持,并在人才引進、畢業生就業、辦學條件改善、校園建設與規劃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將發揮學校優勢,在面向全國服務的同時,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決策咨詢、干部教育培訓等方面積極為財政系統和湖北省提供支持;積極支持三所國家會計學院的教學工作。
教育部、財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胡錦濤總書記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促進高等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具體行動,對于進一步深化部省合作,促進財經政法高等教育事業,推動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建設和發展,促進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發揮學科優勢和專業特色,更好地服務國家發展戰略、配合財政發展改革、服務行業和湖北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