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學科評審組專家嚴格評審并報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準,現將2012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入選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時間自9月19日起至9月26日止。如有異議,請與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聯系。
聯系電話:(010)83083053、83083063
電子郵箱:ghbwps@126.com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2012年9月19日
附件:
2012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入選名單 | ||||
序號 | 學科 | 成果名稱 | 申請人 | 工作單位 |
1 | 馬列·科社 | 經典作家東方學說的當代發展 | 俞良早 | 南京師范大學 |
2 | 全球化視域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制度關系發展規律研究 | 陳海燕 | 齊魯師范學院 | |
3 | 信訪和諧問題研究 | 宋協娜 | 中共山東省委黨校 | |
4 | 哲學 | 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研究 | 楊 耕 | 北京師范大學 |
5 | “主體性”的當代哲學視域——馬克思哲學“主體性”問題研究 | 賀 來 | 吉林大學 | |
6 | 發展倫理研究 | 陳 忠 | 蘇州大學 | |
7 | 《公羊》學發展史 | 黃開國 | 四川師范大學 | |
8 | 西方詮釋學史 | 潘德榮 | 華東師范大學 | |
9 | 理論經濟 | 對自由市場制度的兩種理解——芝加哥學派和奧地利學派比較研究 | 楊春學 |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 |
10 | 當代資本主義階段性發展與世界巨變 | 李 琮 |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 |
11 | 外商直接投資進入中國的結構變動與效應研究 | 田素華 | 復旦大學 | |
12 | 應用經濟 | 中國金融穩定:內在邏輯與基本框架 | 何德旭 |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 |
13 | 大國競爭的金融戰略 | 陳雨露 | 中國人民大學 | |
14 | 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研究 | 賴德勝 | 北京師范大學 | |
15 | 中國城市公用事業民營化績效評價與管制政策研究 | 王俊豪 | 浙江財經學院 | |
16 | 全球價值鏈視角下新時期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機遇、挑戰與對策 | 張 宏 | 山東大學 | |
17 | 社會學 | 先秦社會思想研究 | 孟天運 | 青島大學 |
18 | 國家調整農民工社會政策研究 | 潘澤泉 | 中南大學 | |
19 | 文化反哺:變遷社會中的代際革命 | 周曉虹 | 南京大學 | |
20 | 制度、市場與中國農村發展 | 陸益龍 | 中國人民大學 | |
21 | 法學 | 法學流派的人學之維 | 胡玉鴻 | 蘇州大學 |
22 | 清代縣域民事糾紛與法律秩序考察 | 吳佩林 | 西華師范大學 | |
23 | 英美法原論 | 高鴻鈞 | 清華大學 | |
24 | 信賴保護原則及其在民法中的構造 | 朱廣新 | 中國法學雜志社 | |
25 | 地方人大監督職權研究 | 任喜榮 | 吉林大學 | |
26 | 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研究 | 陳衛東 | 中國人民大學 | |
27 | 國際組織與國際法實施機制的發展 | 饒戈平 | 北京大學 | |
28 | 國際問題研究 | 毛澤東國際政治理論與實踐研究 | 孫君健 | 河南大學 |
29 | 中國歷史 | 建設新中國的藍圖——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研究 | 陳揚勇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
30 | 中國古代國家的起源與王權的形成 | 王震中 | 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 | |
31 | 戰國秦社會經濟形態新探——官社經濟體制模式研究 | 張金光 | 山東大學 | |
32 | 漢代監獄制度研究 | 宋 杰 | 首都師范大學 | |
33 | 科舉停廢與近代中國社會 | 關曉紅 | 中山大學 | |
34 | 抗戰時期重慶大轟炸研究 | 潘 洵 | 西南大學 | |
35 | 人竹共生的環境與文明 | 王利華 | 南開大學 | |
36 | 世界歷史 | 中西古代歷史、史學與理論比較研究 | 劉家和 | 北京師范大學 |
37 | “儒教國家”日本的實像——社會史視野的文化考察 | 李 卓 | 南開大學 | |
38 | 東南亞古代史 | 梁志明 | 北京大學 | |
39 | 美國外交的奠基時代(1776-1860) | 王曉德 | 福建師范大學 | |
40 | 考古學 | 商代青銅器銘文研究 | 嚴志斌 |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
41 | 吐蕃統治時期敦煌石窟研究 | 沙武田 | 敦煌研究院 | |
42 | 民族問題研究 | 內蒙古區域游牧文化的變遷 | 邢 莉 | 中央民族大學 |
43 | 中國文學 | 中國詩歌通史導論 | 趙敏俐 | 首都師范大學 |
44 | 中國古典小說文體術語考釋 | 譚 帆 | 華東師范大學 | |
45 | 中國近現代文學發展與社會思潮 | 張全之 | 重慶師范大學 | |
46 | 中國鄉土小說的世紀轉型研究 | 丁 帆 | 南京大學 | |
47 | 宋金文學的交融與演進 | 胡傳志 | 安徽師范大學 | |
48 | 明代詞學通論 | 張仲謀 | 徐州工程學院 | |
49 | 東海女真史詩《烏布西奔媽媽》研究 | 郭淑云 | 大連民族學院 | |
50 | 外國文學 | 變革中的20世紀希伯來文學 | 鐘志清 | 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 |
51 | 俄羅斯文學經典的一種文化闡釋 | 王志耕 | 南開大學 | |
52 | 德語文學中的文化記憶與民族價值觀 | 馮亞琳 | 四川外語學院 | |
53 | 語言學 | 《朱子語類》詞匯研究 | 徐時儀 | 上海師范大學 |
54 | 漢語方言詞匯比較研究 | 董紹克 | 山東師范大學 | |
55 | 阿漢對音與元代漢語語音 | 蔣冀騁 | 湖南師范大學 | |
56 | 阿爾泰語言元音和諧研究 | 李 兵 | 南開大學 | |
57 | 圖書·情報與文獻 | 信息資源共享系統績效評估研究 | 肖希明 | 武漢大學 |
58 | 創新型國家的信息服務體制與信息保障體系研究 | 胡昌平 | 武漢大學 | |
59 | 人口學 | 人口老齡化對中國人口發展戰略的制約及對策 | 莫 龍 | 中共廣西區委黨校 |
60 | 統計學 | 世界經濟統計研究新動向及對中國的啟示 | 張迎春 | 東北財經大學 |
61 | 管理學 | 社會組織論綱 | 王 名 | 清華大學 |
62 | 從行政推動到內源發展:中國農業農村的再出發 | 郁建興 | 浙江大學 | |
63 | 教育學 | 美、英、日、印四國學前教育體制的比較 | 霍力巖 | 北京師范大學 |
64 | 藝術學 | 宋代古琴音樂研究 | 章華英 | 中央音樂學院 |
65 | 軍事學 | 海軍外交論 | 張啟良 | 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兵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