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1日電 21日,第二屆中歐法學院院長聯席會議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開幕。來自英國、德國、瑞士、西班牙、荷蘭、奧地利等歐洲國家著名法學院的院長和教授,以及40余所中國法學院校的負責人和法學家出席會議。
據人大方面介紹,此次會議以“中歐百年法學教育交流:過去、現在與未來”為主題,旨在加強我國法學院與歐洲國家的法學院以及研究機構的交流與合作,探索全球化背景下中歐法學教育新的合作機制,借鑒歐洲國家法學教育的先進經驗,促進國際化法學人才的培養。
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長、首席大法官肖揚在當天的開幕式上致辭時指出,中國與歐洲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法律制度等諸多方面都存在著很大差異,法律體系和司法體制也各有特色。“但這并不妨礙雙方的交流與合作,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希望,那就是使世界優秀法律文化得到充分發揚,使人類優秀法治文明成果在交匯和融合中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程天權表示,高等教育的發展,需要加強國際理解教育,推動跨文化交流,增進學生對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認識和理解,要適應國家經濟社會對外開放的要求,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韓大元指出,人大法學院將通過進一步促進與世界各國和地區大學間的合作,構建學生交流的橋梁,為學生提供體會不同政治、歷史、社會與文化之間的異同的機會,以增進了解,開拓國際視野,培養更多的國際化法律人才。
本屆會議將為期2天,分別討論“中歐法學教育”、“中歐法學教育交流”、“全球化對中歐法學教育的影響及新趨勢”、“展望未來法學教育合作與交流”、“學生參與中歐法學教育交流及其期待”5個主題。
據悉,首屆“中國—歐洲著名法學院院長聯席會議”曾于2000年6月12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由中國已故著名法學家、法學教育家曾憲義先生倡導發起。會議是中國與歐洲法學教育界一次大型學術交流活動,對于中國和歐洲各國法律、法學界相互交流,增進了解,加強合作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楊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