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為慶祝和紀念《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創刊20年暨出版100期,國家檢察官學院舉辦了以“檢察、學術與法學期刊”為主題的座談會。
最高人民檢察院孫謙副檢察長出席座談會并做重要講話。他指出,中國檢察制度作為一項扎根于中國國情的政治和司法制度,其發展和完善始終離不開科學的理論指導和扎實的實踐推動。中國檢察制度是中國特色的,是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不斷探索而逐步發展完善的,需要我們更多的關注和研究。他強調,學術對檢察機關至關重要,《刑事訴訟法》的修改給檢察機關提出了更嚴峻和全面的挑戰,很多問題需要應對和研究。隨著《行政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的即將修改,檢察制度和法律監督內容也將隨之發展變化,需要我們加強思考和研究。他要求《學報》要辦成檢察院、檢察官的理論高地,辦成學術界影響檢察、啟發檢察官和了解檢察實踐的陣地;要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把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作為首要任務;《學報》應堅持自己的辦刊宗旨,不追求功利,不片面追求過多的評價指標;要突出辦刊特色,科學定位,提倡實踐關懷,發揮《學報》對于檢察基礎理論研究和檢察實證研究的推動作用;要樹立立體發展的辦刊思路,增進交流,加強互動,嚴謹辦刊,抵制不良文風。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韓大元、張志銘,北京大學教授汪建成,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宋英輝,清華大學教授黎宏,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趙旭東等專家學者結合各自學科的發展和研究趨向對《學報》一直以來關注檢察基礎理論研究、緊密聯系司法實踐、注重學科平衡發展、保持較高學術品位,在溝通檢察與學術界的交流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針對《學報》今后的發展,學者們就“關注檢察理論與實踐的憲法學研究”、“突出學術定位,證成檢察學”、“搞好辦刊定位,對接學術、決策與實務”、“重視學術爭鳴,注重理論對實踐的提升作用”以及“堅持檢察特色,重視民刑交叉研究”等問題提出了許多很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中外法學》主編梁根林教授等期刊主編和資深編輯結合法學期刊的辦刊規律、面臨的問題和《學報》的定位等問題提出了“注重學理,發展動態實踐法學”、“發展刊物特色,探討實踐背后的理論”、“注重基礎理論,關注檢察改革”等頗有價值的觀點,對欄目設置、選題策劃、選稿機制、編輯培養等各個方面,提出很多中肯的意見和建議。來自各級檢察院的檢察官代表充分肯定了《學報》對檢察實務部門的引領、指導和推動作用。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的代表結合在首都部分檢察官中的問卷調查,提出了《學報》應當繼續關注檢察基礎理論研究和對實務問題的學術性思考,培育學者型檢察官的意見建議。
《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自1993年創刊以來,在各級領導的重視關心和法學界、檢察實務部門的支持幫助下,經過20年的發展,其定位已由單純的回應實踐需求、促進檢察官法律專業素質的提高,提升為“立足檢察,面向法制建設和法學研究,促進理論研究與檢察工作的科學發展”,逐步形成了相對穩定、特色突出的辦刊風格。《學報》影響逐步擴大,2012年被北大評定為中文核心期刊。《學報》將繼續堅持在回應檢察理論與實踐發展的需求、把握學術取向、遵循辦刊規律等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座談會由國家檢察官學院黨委書記石少俠教授和胡衛列院長共同主持。《學報》主編徐鶴喃教授介紹了《學報》20年的發展歷程和辦刊情況。著名法學專家、知名期刊主編和資深編輯、學院部分教師以及關注檢察理論研究的檢察官代表共60余人參加了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