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配合中國誠信法治保障論壇的舉辦,中國法學會舉辦了以“誠信體系建設法律和制度保障”為主題的征文活動。目前,征文活動已經結束,共收到有效來稿916篇。其中,單位組織投稿586篇,個人自發投稿330篇。這個數字非常難得,尤其是只通過法學會系統組織稿件和在“中國法學創新網”發布公告的情況下征集到的法學論文。這足見誠信問題是全民關注的問題,更是法學界關注的問題,同時說明“中國誠信法治保障論壇”具有很強的民意基礎。
據統計,共有44個單位組織征文。其中,省級法學會17個,地市級法學會9個,高級人民法院2個,中級人民法院3個,基層人民法院3個,基層人民檢察院3個,省公安廳1個,地市級公安局2個,高校4個。
在全部來稿中,“一般理論”專題131篇、“政務誠信”專題108篇、“商務誠信”專題92篇、“社會誠信”專題124篇、“司法公信力”專題461篇。其中,司法公信力稿件占了全部來稿的50%。
1.“一般理論”專題。來稿主要關注“誠信與法治的關系”(16篇)、“誠信建設與市場經濟”(8篇)、“誠信法律體系的建立和完善”(9篇)、“對失信行為的懲戒及限度”(6篇)等問題。除此之外,還有“誠信行為的法律規制”、“誠信教育與誠信意識”、“誠信建設與社會管理創新”、““媒體在誠信體系建設中的作用”等。
本專題來稿對于“誠信的類型化分析”、“誠信立法的可行性和路徑”、“誠信評價的體制、機制和制度建設”等問題少有研究。
2.“政務誠信”專題。來稿側重“政務誠信、政府誠信基本問題”(17篇)、“政府信息公開與政務誠信”(9篇)、“政務失信的類型、原因與法律對策”(6篇)等主題。除此之外,來稿還涉及“公民參與與政務誠信”、“行政指導與政務誠信”、“政務誠信與相對人信賴利益保護”等主題。
本專題來稿缺乏對“政府失信行為的國家賠償制度”、“官員失信行為的責任追究制度”等問題的研究。
3.“商務誠信”專題。來稿主要圍繞“食品安全領域的誠信建設”(15篇)、“電子商務誠信的法律規制”(8篇)、“保險領域的誠信建設(7篇)”、“金融領域的誠信建設”(7篇)、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制度”(6篇)、“企業誠信建設”(6篇)等主題展開討論。其他文章的主題主要圍繞“會計誠信的法律規制”、“房地產領域的誠信建設”等內容展開。
本專題來稿鮮有涉及“企業失信行為的類型、原因及對策”、“企業失信的法律責任”等問題的研究。
4.“社會誠信”專題。來稿主要聚焦于“社會誠信體系建設”(21篇)、“大學生誠信問題及其誠信檔案建設”(10篇)、“個人征信法律問題”(8篇)、“慈善組織的誠信建設”(7篇)、“醫患誠信危機與應對”(5篇)等方面的問題。其他文章探討了“社會失信行為的法律規制”、“個人信用信息的使用”等主題。
本專題來稿缺乏對“個人失信行為的法律規制”、“行業組織的誠信建設”等主題的研究。
5.“司法公信力”專題。來稿主要涉及“司法公信力的內涵解讀、價值探析、現狀分析、提升路徑、體系建構”(107篇)、“當事人惡意訴訟、虛假訴訟、惡意調解及其法律規制”(34篇)、“檢察公信力”(32篇)、“法律監督與司法公信力”(14篇)、“執行與司法公信力”(13篇)、“司法權威與司法公信力”(11篇)、“司法失信的類型、原因與法律對策”(9篇)、“律師誠信的法律規制”(8篇)、“公證、司法鑒定與司法公信力”(8篇)、“裁判文書說理與司法公信”(8篇)等主題的文章,占本專題來稿的53.04%。其他文章主要圍繞著“審判公開”、“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司法公開”、“法官誠信建設”等話題展開。
本專題來稿對于“辯護、代理制度與司法公信”、“司法糾錯與司法公信力的關系”、“司法職業化與司法公信力”等問題的研究存在不足。
日前,評審方案已經報中國法學會批準。本次評審將嚴格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確保評審結果的公信力。因此,將在評審辦法上予以創新。近日,論壇組委會將公布評審規則。
歡迎廣大同仁的關注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