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暨中國政法大學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學院路校區舉行。這是教育部在全國設立的第一個法制教育基地,對于轉變教育觀念,拓展教育職能,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青少年法制教育新特點具有重要意義。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孫霄兵,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團中央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黨組書記、秘書長操學誠,司法部法制宣傳司副司長劉曄,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黃興勝,教育部法制辦公室副主任王大泉出席了成立儀式。參加成立儀式的專家有北京大學法學院湛中樂教授,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何慶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秦惠民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副院長王平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盧春龍教授,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副庭長尚秀云,北京市至誠律師事務所主任佟麗華,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長王敬波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郝倩副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教育與評估中心李慧敏副教授。此外,我校在校的博士生、碩士生也參加了成立儀式。儀式由副校長、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長馬懷德教授主持。
青少年法制教育一直是歷年普法活動的重點。為貫徹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于在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六個五年規劃(2011-2015年)》和教育部發布的《全國教育系統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六個五年規劃(2011-2015年)》,教育部政策法規司與中國政法大學合作建立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并在中國政法大學設立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中心。
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是繼訴訟法學研究院、法律史學研究院、人權研究院、證據科學研究院之后,我校第五個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點實驗室),也是包括法治政府研究院在內,我校第六個省部級重點研究基地。
黃進代表學校致辭,認為教育部青少年教育基地和中國政法大學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具有重要意義,學校將會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和共建協議全力支持基地建設,努力使基地成為青少年法制教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重要平臺。基地的成立對培養青年法制教育人才、研究青少年法制教育規律,總結推廣各地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實踐經驗都具有重要意義,基地的成立也是對中國政法大學面向社會基層開展法制教育、為社會服務的重要平臺。
成立儀式上,孫霄兵司長與黃進校長共同簽訂《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共建協議》,并為“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揭牌。劉曄副司長與黃興勝副司長為“中國政法大學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中心”揭牌。
馬懷德宣讀了兼職研究員聘任決定。孫霄兵司長與黃進校長共同為基地聘請的兼職研究員頒發聘書。被聘任擔任基地研究員的專家有湛中樂教授、盧春龍教授、秦惠民教授、王平教授等16名實務界、學界人士。
團中央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黨組書記、秘書長操學誠代表兼職研究員發言,認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成立對于預防青少年犯罪,尤其網絡社會下開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劉曄副司長對基地的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認為開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培訓和宣傳具有重要的意義,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司法部在去年制定實施的“六五普法”規劃將青少年作為普法的重點對象,把青少年的法制宣傳工作作為重中之重。
最后,孫霄兵司長代表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全國教育系統普法領導小組工作辦公室和教育部郝平副部長對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賀。他認為,基地的成立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和法學教育都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基地的成立是適應當前改革發展的重大舉措和必然要求。我們要更加重視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預防和矯治工作,要在教育系統中轉變觀念,拓展教育職責,在“德、智、體、美、勞”的基礎上,還要再加一個“法”字。其次,基地和中心的成立也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的一個有意義探索,是教育工作者轉變作風和觀念,面向基層,面向社會的一個實踐。最后,基地和中心要成為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的“一面旗幟”和中堅力量,要深入基層開展我國青少年法制教育狀況的調研,對實踐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深入研究,提煉和上升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青少年法制教育理論。
據了解,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中心立足國家需求,整合全國資源,主要承擔青少年法制教育理論研究,開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培訓及青少年法制教育宣傳工作。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和中國政法大學共同為研究中心的工作提供科研經費、辦公場所、人員編制等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