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2日,由河南大學訴訟法研究中心主辦的“社會變遷與民事訴訟法學理論創新”研討會在開封舉行。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清華大學法學院張衛平教授、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李浩教授以及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貿大學、吉林大學、西北政法大學、鄭州大學的十余位青年學者應邀參加本次研討會。參加研討會的還有來自河南大學法學院、鄭州大學法學院的青年教師及研究生約40人。
河南大學常務副校長趙國祥教授出席研討會并致辭。趙國祥對張衛平教授、李浩教授以及其他與會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趙國祥指出,此次研討會是法學院為迎接“河南大學100周年校慶”而舉辦的學術系列活動的組成部分,研討會將增進法學院與國內著名法律院系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對法學院的青年教師培養和學科建設產生深遠影響。
研討會分兩個階段。4月22日上午的研討由張衛平教授主持,討論主題是“審判、調解與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方法”。西北政法大學百曉鋒博士、鄭州大學張嘉軍博士、對外經貿大學陳杭平博士分別以“大調解:中國式的維穩道路”、“法院調解結案率考察”、“民事訴訟法學的危機與研究方法的創新”為題作主題發言,河南大學許紅霞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彭小龍博士、河南大學吳澤勇教授對三位報告人的報告作了點評。4月22日下午的研討由李浩教授主持,討論主題是“社會變遷與民事訴訟證據制度”。清華大學劉哲瑋博士、吉林大學霍海紅博士、河南大學鄭金玉博士分別就“電子證據問題研究”、“自認撤銷規則的‘意思主義’重構”、“民事訴訟證據方法的路徑依賴”作主題發言,河南大學曹新華博士、索站超博士和對外經貿大學陳杭平博士對三個報告作了點評。
研討會上,兩代學者分享研究心得,暢談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的前生今世,同時也紛紛“吐槽”各自研究中遇到的困惑和困境。研討會互動頻繁,氣氛熱烈,兩位資深前輩和諸位學界新銳的精彩發言讓與會師生充分領略了民事訴訟法學的嚴謹與魅力。
最后,主辦方代表、河南大學法學院院長吳澤勇教授對研討會進行了總結點評。吳澤勇認為,這次研討會是一次年輕的論壇、前沿的論壇,也是一次愉快的論壇。他代表河南大學法學院并以個人名義對與會嘉賓接受邀請出席會議表示衷心的感謝。與會人員紛紛表示,這類研討對于年輕學人的成長大有裨益,并希望能以某種方式將研討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