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法學學科有了“身份證”
2011年12月30日中午,西南政法大學學位委員會經過投票表決,自主設置目錄外的法學二級學科——“應用法學”。據了解,這是國內第一個應用法學學科,設置在西南政法大學應用法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牧認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以后,應用法學研究迎來了良好的發展契機和廣闊前景。”因此,在2011年6月召開的學科設置專家組意見上,他明確表示支持。
法律教學需強化應用
實際上,我國法學教育一直徘徊在理論與實踐之間,并最終主要停留在理論布道的層面。
2004年,剛剛上任的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院長鄭成良就“炮轟”過國內法律人才培養模式。他認為,法學人才培養的不足在于課堂教學與法律實務聯系不緊密,畢業生要用2到3年的時間過渡,才能勝任工作,這種培養模式不適應社會對法律人才的需要。
實務部門的看法如何?
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孫啟福表示:“法律具有很濃的實務色彩,法律職業需要較強的法律應用能力。而大多法學院校的教育則是重理論而輕實務,畢業生到達工作崗位后需要較長時間的磨合。”
重慶市律師協會會長韓德云表示:“目前,很多高校都以建設研究型大學為提升大學地位的目標,這會不會使得本已形成的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脫節的現象愈演愈烈?法律人才究竟該如何培養值得思考。
“在法官資源相當有限的當下,這種傳統的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很難適應司法需求。學校如果能夠增加針對性訓練,或許更有利于畢業生更快勝任工作。”重慶市巴南區人民法院法官桂廣濤介紹。
看來,法律人才的培養模式亟待改革。
據介紹,西南政法大學一直致力于實務性法律人才的培養。此次該校通過設置“應用法學”作為目錄外二級學科,正是對改革目標的積極回應和深入探索。
評議通過破殼而出
談到設置“應用法學”學科,西南政法大學校長付子堂表示:“現在,我國法治建設已經進入法律實施階段,對法律應用進行專門研究應該具有重大意義。雖然在該學科的設置過程中有些不同的意見,但均屬正常,沒有不同意見恰恰不正常。”
關于“應用法學”的誕生,于應用法學院院長楊建學教授而言可謂歷歷在目。
2003年,應用法學院成立,其辦學目標是“應用法學前沿,實務教育高地”。
在多年的辦學過程中,與全國很多法院、檢察院、政府部門建立了合作關系,積累了不少的法律應用和法律實務的教學、研究基礎。
“為此,早在2008年我們就有將‘應用法學’打造成法學二級學科的想法,只不過當時條件、時機不成熟,就未向學校提出該動議。”楊建學表示。
楊建學介紹,2011年4月,在向校領導匯報工作的一次會議上談到“應用法學”學科問題。與會領導表示,在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后,法律實施、法律應用應該成為極其重要的研究領域,可以展開相關論證。
2011年5月,在兩次校長辦公會議紀要都有涉及支持應用法學院展開“應用法學”作為自主設置的目錄外法學二級學科的論證工作的決議。
在論證期間,西南政法大學很多領導、專家給予了極大的關注、理解和支持,尤其是黨委書記張國林和校長付子堂幾次對論證報告提出修改建議。
2011年6月初,在學校學科辦的配合下,形成以梁慧星為專家組組長,王保樹、姜明安、朱蘇力、趙秉志、王牧、劉榮軍為專家組成員的《專家評議意見書》,并在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公示1個月。
公示無異議后,根據學院申請,2011年12月30日,西南政法大學學位委員會投票決定,自主設置“應用法學”作為目錄外的法學二級學科。
楊建學說:“我代表關注中國法律應用問題研究的法律人,感謝各位專家的支持,是他們讓中國的‘應用法學’學科破殼而生,讓有志于法律應用研究的同行有了專門的學術平臺。”
學界與實務界互動
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成立了我國第一個也是迄今唯一的應用法學院,學校也有意舉一個學院之力專注于法律實施問題的研究。
“將應用法學院打造成為國內高等法學院校中法律應用教學和研究領域的‘突擊隊’,為‘應用法學’學科的建設、繁榮貢獻力量。”楊建學說。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早在1991年2月21日就成立了“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其是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需要,探索司法改革的重要舉措,已經成為中國應用法學的重要研究機構和前沿陣地。
而應用法學學科的誕生,無疑能夠實現學界與實務界的良性互動。
其實,“應用法學”走到今天,已經被賦予了與傳統意義上的“應用法學”不同的深刻內涵。
西南政法大學應用法學院副院長張平認為:“設置學科主要是基于教學和科研等需要,在當前形勢下,對法律應用研究的需求或許比法學理論研究更重要。所以,高等法學院校應該在學科的設置上予以回應。”
研究法律實施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陳春龍說:“我們當時將法學分為理論法學、歷史法學、應用法學和邊緣法學四大類,但西政應用法學院的應用法學是作為獨立學科的應用法學。”
“這是對現有法學學科分類的突破創新,用一個學院的力量來研究法律實施問題,肯定大有可為。”陳春龍說。
該院副教授陳亮認為,從法學體系的視角看,傳統意義上的應用法學是與理論法學、歷史法學、邊緣法學并列,是統攝刑法、民商法、行政法、經濟法、訴訟法等部門法學的上位概念,是法學分支學科的總稱。
“應用法學學科旨在研究特定法律職業人員應用法律的原則、技術、方法和規律。是對法律實施整體的系統化研究,應該屬于邊緣法學的范疇。”楊建學表示。
前景展望
應用法學學科的誕生,有利于匯集學界與實務界的資源,有利于發揮“應用法學”對法律應用研究領域和整個法律實務界的引領、指導作用。
法律職業是一種高度專業化、技術化的工作,應用法律則在很大程度上是法律職業家創制法律規范、施展法律技術、運籌法律程序的活動。
楊建學表示:“我們設置應用法學學科的目的,主要是培養高質量的法律職業人才。這肯定離不開應用法學的理論研究,特別是開展對影響法律實施效果的因素的研究,這也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一環。”
據應用法學院黨總支書記李隆瓊介紹,學院自2003年成立以來,已經形成中央政法干警招錄培養體制改革試點班(檢察方向、審判方向)、法學專業(律師方向)、法學專業(刑事執行方向)、法學二學位等多層次、多專業辦學格局。
作為法學學科的創新,應用法學有一個從稚嫩走向成熟的過程,需要大家以開放、包容的心態理解它。可以預計,應用法學研究必將在促進中國法治建設進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