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對“公益訴訟”作了規定,成為這次修法的最大亮點。2011年11月25日上午,湖南省人民檢察院和中南大學法學院聯合舉辦的“公益訴訟立法建議研討會”在中南大學法學院210會議室召開。來自全國各地50余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圍繞公益訴訟立法問題展開了深入的探討。
研討會由中南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陳云良教授和湖南省人民檢察院政策研究室吳建雄主任主持。首先,中南大學黨委書記高文兵作對各位參會代表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對法學院的迅速發展表示高度肯定,對龔佳禾檢察長及各位代表對法學院的關心和支持表示特別感謝。接著,湖南省人民檢察院龔佳禾檢察長作了主題發言。他認為就公益訴訟而言,立法上的文本缺失和司法中的生動實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因而此次民訴法修改被寄予了很大期望。龔佳禾檢察長高度肯定了此次立法建議研討會的重要意義,他希望各位代表能充分討論并形成立法建議,為立法進步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本次會議由我國公益訴訟研究的代表性人物顏運秋教授提議發起。顏運秋教授首先介紹了本次研討會的召開背景,期望各界人士能夠積極討論、凝結共識,共同推動公益訴訟立法的完善。他認為民訴法修改草案第8條過于抽象,在案件范圍、原告資格、程序保障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地明確化。天津師范大學法學院韓志紅教授圍繞研討會的主題,認為首先需要對公益訴訟進行概念上的辨析,公益訴訟應在現行的法律框架下展開,并從起訴主體、受案范圍、適用規則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建議。隨后,湖南師范大學李愛年教授、湖南省環保廳法規處陳戰軍處長都從環境保護角度切入,就環境公益訴訟在實施機制中面臨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湖南省人民檢察委員會雷豐超委員、長沙市望城區人民檢察院胡飛虎檢察長、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檢察院蘇雙技副檢察長先后結合檢察機關參與公益訴訟的實踐案件,分析了公益訴訟在實踐中面臨的諸多問題,也表達了各自對完善公益訴訟立法的呼喚。
在自由發言階段,全國人大代表朱雪琴女士從人大代表推動立法的角度認為公益訴訟立法需要學者的熱情參與,并感謝各位對公益訴訟立法的積極推動。中南大學法學院胡平仁教授認為應對公共利益進行界定,建議在民訴法中設專章規定公益訴訟,起訴主體應包括三個層次,受案范圍應包括四個方面。長沙市人民檢察院民行檢察處處長周禮文認為首先應解決檢察機關是否“有權”提起的問題,公益訴訟不需要專門立法但應有配套的訴訟體系。長沙市雨花區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袁文報副庭長主張行政機關在民事賠償方面可以作為起訴主體,并且認為相較于其他起訴主體,檢察機關享有優先起訴權。
《法商研究》常務副主編劉普生教授、湘潭大學法學院歐愛民教授對各位代表的發言進行了點評。最后,中南大學法學院漆多俊教授做了會議總結,認為該研討會討論主題重要、召開時間及時、與會人員考慮周到、討論內容豐富。他認為,在理論上需要加強對公共利益的準確界定,在實踐上也需要檢察機關發揮優良傳統,為維護公共利益一如繼往地做出自己的努力。
會后,湖南省人民檢察院和中南大學法學院將聯合向全國人大提交立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