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9日、10日,由香港大學法學院主辦的“2011年北京大學-香港大學法學年會”于香港大學校務會議廳舉行,本屆年會主題是“市場經濟、社會正義與法律發展”,兩院共有22位老師提交了會議論文,并做了學術報告。
年會首先舉行了簡短而隆重的開幕式,在港大法學院副院長張憲初教授的主持下,港大法學院院長陳文敏教授、北大法學院院長張守文教授先后致辭。陳文敏教授介紹了本屆“北京大學-香港大學法學年會”是第13屆年會,而且,恰逢香港大學建校100周年。除了每年的年會外,兩院已經建立了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共同為兩岸的法學教育和法律建設貢獻了力量。張守文教授回憶了北大、港大兩校和北大法學院、港大法學院兩院之間的深厚學術情誼、對兩院以年會為平臺展開的十幾年的研究合作給予了高度肯定;然后,介紹了兩院去年簽署的發展雙碩士學位的協議的推進情況;最后,感謝港大法學院同仁為本屆年會的召開所付出的努力,并期待港大法學院的學者明年到北大參加下一屆的兩校法學年會。
今年的年會分為六場,第一場由港大法學院的陳文敏教授主持。在主題報告中,北大法學院傅郁林教授介紹了中國大陸民事訴訟法修訂的基本狀況,特別是分析了新近的民事訴訟法修正案的亮點、不足、難點,并提出了相關的建議;港大法學院Gary Meggitt教授闡述了香港民事司法中的調解這項正在推進的工作;港大法學院顧維遐教授講述了香港的民事司法改革和內地民事訴訟法的修改,著重對比了兩地在商事仲裁裁決方面的發展趨勢的差別以及內地民事訴訟法的修改可以向香港民事司法改革借鑒之處;港大法學院趙云教授討論了內地人民調解立法和香港的調解立法在兩地的交往之間給對方的立法所造成的影響。
年會第二場由北大法學院的沈巋教授主持。在主題報告中,港大法學院胡慧生教授闡述了變化中的香港影視劇中的律師形象,從三個不同階段的代表性的香港影視劇,揭示了其從精英到草根、從律師職業由男性主導轉向出現更多的女性角色的發展趨勢;港大法學院吳世學教授從“使大型企業尊重人權和環境”的角度闡述了市場經濟和公司法中的社會正義;北大法學院郭靂教授用“收放”的維度對美國證券域外糾紛訴權做了解釋,著重探討了美國的莫里森案等案例中強調交易標準的新發展;港大法學院冷靜教授做了有關中國大陸民間金融法律問題的報告,特別是民間借貸監管的最新發展情況。
年會第三場由港大法學院付華伶教授主持。在主題報告中,北大法學院陳瑞華教授用“法律程序構建的基本邏輯”的分析框架,解讀了中國大陸刑事訴訟法修改的幾個理論問題;北大法學院趙國玲教授檢討了中國大陸未成年人審判制度改革的問題,主張建立全國統一的未成年人審判制度;港大法學院許方中教授討論了以普通法來保護環境的思路,認為政府有責任妥善保護香港的天然資源,公共信托原則應該成為香港法律的一部分;港大法學院郁光華教授論證了為何中國大陸侵權賠償立法應該回歸糾正正義的目標,重點討論了中國大陸現行法律對侵權賠償原則的扭曲。
年會第四場由港大法學院郁光華教授主持。在主題報告中,北大法學院張守文教授講述了收入分配與經濟法規制的問題,重點論證了現階段收入分配結構失衡的法律問題以及經濟法對于促進收入公平分配的積極意義;北大法學院葉姍教授以股票轉讓所得課稅規則的變遷為對象,集中討論了斜向府際稅收競爭的制度成因及其規制理由;港大法學院許炎博士研究了香港稅法制度及其對政治法律體系的影響,介紹了香港所得稅制的沿革與實踐,重點談到了成功背后的隱憂;北大法學院常鵬翱教授基于體系化的分析視角,討論了對物權法定原則的質疑。
年會第五場由北大法學院傅郁林教授主持。在主題報告中,港大法學院陳弘毅教授介紹了違憲審查制度在全球范圍的擴張,對違憲審查制度的作用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北大法學院湛中樂教授討論了中國大陸行政訴訟法的修改原則、方向以及應當修改的幾大主要內容;北大法學院沈巋教授討論了風險評估的行政法治問題,涉及風險評估的性質與作用,正確認識科學、專家以及科學可靠性的法律保障,評估的議程和優先程序等。
年會第六場由港大法學院李亞虹教授主持。在主題報告中,港大法學院鄭戈教授講述了如何用法律保護助人為樂者,重點討論了用法律保護助人為樂者的幾種不同模式;許德峰教授從“尋找失去的公平”研究了不動產一物二賣的法律問題,主要談到了違約救濟、物權變動、侵權法救濟等;張憲初教授則報告了公司“內部管理規則”在中國的發展,特別是結合了西方對公司“越權”規則的改革及對中國大陸的啟示,論證了市場效益與合理規管的嶄新理念。
年會的各個階段,與會的學者之間、學者與學生之間,都就主題報告所涉及的內容進入了深入的學術交流和互動。港大法學院的很多博碩士研究生以及香港地區兄弟院校的一些學者積極參與了本屆年會的自由討論環節。
最后,會議舉行了閉幕式,沈巋教授和張憲初教授對會議進行了總結,對會議所取得的成果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并且展望了明年十月將在北大舉辦的下一屆年會。港大法學院的張憲初教授長期負責年會的召集、并具體承辦了本屆年會,為本屆年會傾注了大量心力。
本屆年會不但繼承了兩院年會過往形成的優良傳統,而且表現出“關注現實問題、突破現有理論”的特點,重點討論了民事訴訟法修正案、刑事訴訟法修正案以及行政訴訟法修改的方向、原則和具體問題,其他討論到的問題還涉及金融法、稅法、公司法、物權法、合同法、侵權責任法、環境法、犯罪學等諸多方面。與會學者來自不完全相同的學科領域,從不同的學科視角對主題報告人提出了問題、作出了評價或進行了別樣的解讀。
本屆年會,北大法學院由主管科研的副院長沈巋教授負責組織并帶領我院10名教師赴港大參會,院長張守文教授親自參會,體現了北大法學院對兩院學術交流活動的高度重視。
在年會舉行期間,張守文院長、沈巋副院長及其他團隊成員還受邀與香港大律師公會內地事務委員會主席麥業成大律師等十多名大律師進行了短暫而富有成效的會談。麥業成大律師向代表團介紹了大律師與事務律師的區別、大律師的工作內容及其在法制建設中的作用、大律師公會的基本職能、法庭使用的語言以及法院審理中的專家證人等內容。在麥業成大律師的倡導和推動下,香港大律師公會的部分大律師已經為我院學生講授普通法課程,張守文院長對麥業成大律師等一批大律師對我院教學工作的支持、為我院學生頒發的獎學金和提供的見習機會表達了衷心的感謝,高度評價了香港大律師公會以及麥業成先生對我院各項工作提供的各種支持,并就雙方在學術交流、繼續教育培訓、圖書捐贈、學生實習等多個方面進一步開展合作與麥業成大律師等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同時,此次赴港大參會的代表團主要成員也會見了在港的北大法學院部分校友,聽取了校友們對北大法學院未來發展的有益建議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