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年11月12日 星期六 |
||
地點:北航法學院如心樓206會議室 |
||
8:50-9:00 |
開幕式 |
主持人:翟志勇 |
9:00-10:20 |
單元一:法學的品性 |
主持人:泮偉江 |
黃 卉:論法學通說(又:法條主義者宣言) 王 鍇:憲法平等權的判斷方法 |
評議人:雷磊 評議人:翟國強 |
|
相關文章: 王 旭:行政法解釋研究:在規范、事實與政策之間 王永茜:論風險社會危險犯的擴張與限縮——以構成要件為中心 雷 磊:法理學的方法論立場 馬 馳:社會規則理論與作為制度事實的法律 鄭玉雙:不道德行為的懲罰及其限度——以聚眾淫亂罪的分析為例 鄭繼湯:憲法修正案第十四條的經濟分析 周耀鳳:從歷史語境解讀法國民法典的修改——兼論中國法的清理 |
||
10:20-10:40 |
茶歇 |
|
10:40-12:00 |
單元二:近代法制的發生 |
主持人:周林剛 |
賴駿楠:十九世紀的“文明”與“野蠻” ——從國際法視角重新看待甲午戰爭 陳新宇:誰在阻撓《大清新刑律》的議決?——章宗祥回憶辨偽及展開 |
評議人:王利 評議人:尤陳俊 |
|
相關文章: 郭紹敏: 馬劍銀:走出法律移植的困境——從“古-今”、“中-西”兩對范疇談起 |
||
12:00-14:00 |
午餐 |
|
14:00-15:20 |
單元三:人民共和國的政法變遷 |
主持人:白斌 |
白 龍、周林剛:立法官僚的興起與封閉 田 夫:什么是法律監督機關——以蘇中檢察制度比較為中心 |
評議人:王旭 評議人:周林剛 |
|
相關文章: 泮偉江:中國法律職業化的困境及出路 翟志勇:三座大山與共產主義——從憲法序言看中國革命的政法邏輯 周林剛:作為“多樣性之樣本”的人民代表——論社會主義國家的代表觀及其起源 陳 穎:地方立法創新的界限初探---法律優先和法律保留原則的重新解讀 |
||
15:20-15:40 |
茶歇 |
|
15:40-17:30 |
單元四:法與公共性 |
主持人:馬劍銀 |
田飛龍:中國政府公開性的法律建構:歷史、類型與制度創新 陳 燕:軟法規范的結構——兼論軟法的憲政意義 吳良健:成就與困境:基層人大預算監督中的協商民主 ——從“合法性傳送帶”角度解讀溫嶺“參與式預算”模式 |
評議人:李筠 評議人:畢洪海 評議人:楊利敏 |
|
相關文章: 王建勛:“積極自由(權利)”的迷思 畢洪海:立憲民主的守護者 屠 凱:論西方多民族國家的憲制安排:英國、加拿大和西班牙 吳禮寧:從教會圣經到政治圣經——論國族-國家的憲法與宗教 郝世坤:國家管轄范圍以外深海底生物資源的法律分歧與困境 張美榕:論國家及其財產管轄豁免權理論之發展趨勢 |
||
17:30-18:30 |
圓桌會議 |
主持人:白龍 |
18:30-21:00 |
晚宴 |
地點:培訓餐廳 |
|
特別鳴謝:北京政治學青年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