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重要時刻,11月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賀國強親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就加強高校反腐倡廉建設進行調研,并來法學院考察法學教育發展情況和成果展,充分肯定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60年來取得的成績。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紀委副書記何勇一同考察。
上午九時四十五分,賀國強同志一行到達明德法學樓,在教育部部長袁貴仁,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黨委書記程天權、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王利明、法學院院長韓大元、黨委書記林嘉等陪同下,參觀了法學院院史陳列館。賀國強同志詳細聽取了韓大元院長就人大法學院創辦和發展以及未來發展目標所作的匯報。
人大法學院是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的高等法學教育機構。進入陳列室,賀國強同志首先注意到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十一次政務會議上通過的《關于成立中國人民大學的決定》的檔案。作為為新中國第一所高等法學教育機構,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承擔了為共和國培養和輸送高層次政法人才的神圣使命。
韓大元院長詳細介紹了人大法律系創建初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并向賀國強同志展示了1952年10月政法委員會致人大法律系的信。人大法律系第二任主任何思敬同志于1952年制訂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五年計劃,計劃書受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時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董必武同志親自審閱了該計劃并提出意見,董老建議增加招生名額,注意宣傳和研究現行法令法規等具體內容,特別提出增加教材中中國部分的比重,注意研究中國情況,提高教員水平等。賀國強同志對法律系創立時期師生們所做的努力給予高度評價,并詢問了當時培養計劃實施情況。
賀國強同志還饒有興趣的觀看了人大法律系第三任系主任楊化南同志的備課日記和教研室討論教學工作的會議記錄、人大法律系第一屆研究生的畢業證書、第一屆本科生的課堂筆記等文物以及逾千萬字的人大法學院60年院史檔案資料匯編。
在展現人大法學院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不同歷史階段的教材展柜前,賀國強同志駐足觀看,認真聽取韓大元院長的詳細匯報。從50年代開始,人大法律系強調法學研究與教學的主體性,力求實現法學教育的中國化,講義的編寫重點開始從蘇聯部分逐步轉向中國部分,法律系各教研室組織編寫各門課程的講義和授課教材。改革開放后,司法部、教育部開始組織全國政法院系骨干教師統編各學科教材,人大法律系教師全面參與,參編教材21種,撰稿者計31人次。進入新世紀,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編寫了《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包括國家教育部確定的14門法學專業核心課程教材,還包括必修和選修的法學各領域、各新興學科教材以及有關學科的教學參考書、案例分析教材。
展覽室中有多幅人大院教授為中央政治局、全國人大常委會講課的照片,1986年7月,孫國華教授以“對于法的性能和作用的幾點認識”為題給中央領導集體講授了法學基礎理論方面課程,被稱為"中南海講課第一人",此后,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先后有9名教師給中共中央政治局、全國人大常委會講授法制課程達15次之多。賀國強同志仔細看了孫國華教授當時的講稿,對人大法學院教授們對推動法治方面起到的作用給予高度評價。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共同編纂出版的,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與實務界交流合作的標志性研究成果.韓大元院長介紹說“從1992年開始,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專家學者組成編輯部,每年從全國數百萬個案例中精選出400多個有代表性的審判案例,匯編成冊,分別用簡體漢字、繁體漢字、英文出版,也向我國臺灣、香港地區和海外發行”。賀國強同志充分肯定了《審判案例要覽》反映我國審判工作概貌,他指出,《審判案例要覽》為指導審判實踐,促進法學研究,讓世界了解中國法律、向海內外介紹我國法治建設的成就發揮的重要作用,希望認真總結經驗,繼續編好,擴大影響。
賀國強同志認真翻看了人大法學院教師編寫的《貪污賄賂罪疑難解析》、《〈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與國內法協調機制研究》等有關反腐敗法律問題和廉政建設的研究著作,他指出,加強廉政建設要靠法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隨著形勢的發展,新情況和新問題層出不窮,對此怎么看、怎么判斷非常重要,法學界還要不斷加強研究新情況、新問題,多出成果。
當得知從2010年開始,作為法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最高人民檢察院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聯合培養職務犯罪偵查方向碩士研究生時,賀國強同志表示了關注并詳細詢問有關培養情況。韓大元院長匯報說,職務犯罪偵查方向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實行雙導師制,教授與來自反貪反瀆一線的專家共同指導,包括最高檢反貪總局局長在內多位專家出任兼職教授。目前已招收2010級30名研究生、2011級18名研究生。賀國強同志肯定了法學院根據社會發展需要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模式,夸贊中國人民大學與最高檢察院聯合培養職務犯罪偵查方向碩士研究生等工作開展得有實效、有內涵。同時,韓大元院長還向賀國強同志介紹了人大法學院與中紀委合作舉辦的經濟法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的情況,先后有80名紀檢干部參加了學習,對于促進理論與紀檢工作實際相結合,提高反腐倡廉工作專業化、法制化、規范化起到良好推動作用。
賀國強同志還了解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與俄羅斯聯邦立法與比較法研究所合作開展反腐敗方面的國際合作情況,認為反腐敗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非常重要,雙方結合本國實際的法律與創新發展,要注意借鑒國外反腐敗法制建設的合理經驗,共同就反腐敗機制建設進行合作交流。
人才培養是人大法學院的核心工作,人大法學院始終強調“人文情懷、崇尚法治、追求真理、奉獻社會”,在注重學生專業基礎、綜合素質的養成的同時,人大法學院強調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鼓勵和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活動。賀國強同志觀看了人大法學院學生在學術科研、社會活動和志愿服務等方面活動的圖片等展品,其中有2001年5月人大法學院法律援助志愿者為農民工進行普法宣傳時,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胡錦濤同志視察匯報的照片,也有法學院學生志愿參加臨終關懷活動所寫的日記,還有法學院學生到非洲參加志愿服務并獲得聯合國愛心大使的證書等。
在一組反映人大法學院學生在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國際性機構的圖片前,韓大元院長介紹說,目前在聯合國等重要國際機構和組織中,中國法學院培養的人才所占比例還不高,人大法學院推出學生國際化培養計劃,致力于為中國培養出具有國際視野、熟悉國際法律事務和專業知識、具有國際競爭力、能夠在國際和地區舞臺上有效維護國家利益的優秀國際型法律人才。近年來推行“學術大師培養計劃”,選拔學生赴國際組織實習,開展海外游學計劃和國際“學生圓桌會議”,把學生國際化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取得了積極的進展。賀國強同志對此表示了充分肯定,并指出我們未來要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重要作用,多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法律人才,能夠積極參與國際性的法律事務。韓大元院長還就人大法學院舉辦“21世紀世界百所著名大學法學院院長論壇”等重要國際會議,推動中國法學教育走向世界的工作情況向賀國強同志做了詳細匯報。
韓大元院長還向賀國強同志介紹了法學院近年來在黨建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績,人大法學院在全國高校中第一個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工人先鋒號等榮譽。
參觀法學院院史展覽之后,賀國強同志與老師教授代表、從五十年代開始參與刑事法律制定的高銘暄教授、獲得四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頒發聘書的香港和澳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許崇德教授、首位為中央政治局講法制課的孫國華教授進行了親切交談。賀國強同志指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是新中國誕生后創立的第一所正規的高等法學教育機構,是新中國法學教育的奠基者,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貢獻,并對老教授們為中國法制發展、法學教育發展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同時希望今后繼續推進法學教育事業發展,為依法治國貢獻力量。當得知幾位老教授都任教近六十年,賀國強同志對老教授們深情地說“感謝你們做出的貢獻,請多保重!”
隨后,賀國強同志在明德法學樓大廳內參觀了以世界五大法系為主題的《方圓天地,法定四方》浮雕,以及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大師系列”圖片。韓大元院長首先向賀國強同志介紹了曾被毛澤東同志稱為“全國第一流的法學家” 的人大法律系第二任系主任何思敬教授。 何思敬教授曾任延安大學第一任法學院院長,1945年他隨毛澤東和周恩來同志赴重慶參加國共兩黨談判, 擔任中共代表團法律顧問,參加了共同綱領和新中國第一部憲法即五四憲法的起草工作,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主要起草人之一。接著,韓院長向賀國強同志介紹了已故人大法學院名譽院長曾憲義教授,為推動中國法學教育走向世界做出的貢獻。程天權書記也特別提到2000年時,在曾憲義教授倡導下我國法學界與世界各國著名法學院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第一屆“世界百所著名大學法學院院長論壇”,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法制建設和法學教育事業取得的成績。
參觀結束時,賀國強同志高度評價了人大法學院取得的成就。韓大元院長表示,賀國強同志視察人大法學院,是對我們極大的鼓勵,人大法學院將推進法學教育發展,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創建受人尊敬的世界一流法學院。
中央紀委常委、監察部副部長王偉,中央紀委秘書長崔少鵬,教育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杜玉波,教育部黨組成員、駐部紀檢組組長王立英,北京市委常委、紀委書記葉青純,中央紀委、教育部、北京市有關部門負責人陪同考察。(文/路磊 圖/網新社 劉長鑫 朱可然 梁越 姜東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