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在明德法學樓601國際學術報告廳舉辦“中國人民大學聘任R.Randle Edwards(艾德華)客座教授暨紀念CLEEC項目30周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中美法學教育交流的回顧與展望”。來自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法學院、清華大學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的專家學者及福特基金會北京辦事處和外資律所代表等到場參會。本次活動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聘任艾德華教授擔任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儀式,第二部分為艾德華教授發表CLEEC項目三十周年紀念演講。
艾德華教授于1964年取得美國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是美國最著名的中國法專家,中美法學教育交流的積極促進者和奠基人。其曾擔任哈佛大學東亞法律研究項目執行主任、哥倫比亞大學中國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聯合主任、中美法律交流委員會主席等職務,現為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蓋爾霍恩教授、名譽教授。
艾德華教授在國際上有著非常廣泛的學術影響力,并對中美法學教育的交流和合作作出了杰出貢獻。上世紀80年代初期,5名來自中國的法學教師通過艾德華教授負責的PALS(the Program in American Law Scholars)項目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訪學交流,此舉成為中美兩國恢復法學教育界交流的標志性開端之一。自1982年開始,由艾德華教授發起并領導、由福特基金會以及美國著名法學院支持的“美中法律教育交流委員會”(“CLEEC”)成為中美兩國法學教育界交流和溝通的重要橋梁。
發端于1982年的CLEEC(the Committee for Legal Education Exchange with China)項目由艾德華教授擔任首任委員會主席,該項目致力于推動中美法學教育界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合作,培養國際性學術人才,并幫助來自中國的法學院的中青年教師到美國著名大學法學院進行進一步的深造或訪學交流。自1982年開始到1995年結束,CLEEC項目先后資助了2百余位中國法學界和法學教育界的學者赴美交流和深造。
會議伊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CLEEC項目的參加者朱景文教授首先為與會嘉賓介紹了艾德華教授的學術經歷。隨后,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韓大元院長致歡迎詞。韓院長表示,艾德華教授為中美法學教育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法學院為聘請艾德華教授擔任客座教授感到榮幸。接下來,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CLEEC項目的參加者王利明教授對艾德華教授30多年來為中國法學學者提供的無私幫助表示衷心地感謝,并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向艾德華教授頒發了客座教授聘書。
在CLEEC項目30周年紀念活動中,吉林省高級法院院長張文顯教授代表CLEEC項目參與者發言。張文顯教授向艾德華教授30年來對中美法學教育交流的無私奉獻表示感謝并介紹了自己參加CLEEC項目的經歷。張文顯教授在上世紀80年代作為第一批學員參加了該項目,并在學習過程中得到了艾德華教授個人的無私幫助。在美學習期間,張文顯教授還完成了第一部著作《當代西方法學思潮》。張文顯教授表CLEE項目意義重大:第一,該項目有利地促進了中國法學的發展,其對中國法學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推動了中國法制建設,多位CLEEC學員現已成為了中國法律界的中堅力量,為中國法制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第三,將起源于西方的現代法治文明、法制的普世價值帶到中國,使其在中國得以弘揚。在這三方面,艾德華教授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最后,張文顯教授作為CLEEC項目參與者代表向艾德華教授贈送了紀念品。
北京大學法學院張騏教授作為最后一批參與CLEEC學員代表發言。張騏教授曾通過該項目赴美深造,在學習期間對法理學有了深刻的理解,并認識到到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出現的一些法治問題并非中西問題,而是古今問題。最后,張騏教授還向艾德華教授表達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福特基金會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John Fitzgerald對福特基金會能夠促進中美法學教育交流而深感自豪,并認為CLEEC項目十分具有前瞻性,該項目幫助200多名赴海外深造的法學學者現已成為蜚聲海外的著名法學教育者和法律工作者。John Fitzgerald對艾德華教授的貢獻表示感謝,同時也感謝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舉辦CLEEC三十周年紀念活動。最后,他表示福特基金會將一如既往的支持中國的法制建設和法制改革,并繼續資助中國法學學者進一步深造。
隨后,中國政法大學前任校長江平教授在發言中感謝了艾德華教授30多年來對中國法學學者的無私奉獻和辛苦工作。江平教授表示自己十分感動于艾德華教授對中國的熱愛之情,同時也非常高興人民大學聘請艾德華教授為客座教授。
聘任結束后,艾德華教授發表了“中美法學教育交流的回顧與展望”的主題演講。艾德華教授首先介紹了CLEEC項目開展的背景:該項目是隨著中美建交而創建和發展的,其于1983年正式成立,但是艾德華教授從1981年就開始了項目的籌建工作,歷時兩年。在此期間,由于得到福特基金會的資助,艾德華教授得以更早著手準備。隨后艾德華教授談到了大家對恢復CLEEC項目的期盼。他說CLEEC項目的資助只是促進中美法學交流的開端,至于如何繼續推動這一交流則需要依靠中國自己。
艾德華教授舉例說,今年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共有60名來自中國的JD和LLM學生。明尼蘇達法學院也有10多名來自中國的JD學生。在整個美國范圍內,中國學生的數量達到了成百甚至上千。現在如何使更多的中國學生接受美國法學院的教育需要市場機制發揮作用。與此同時,艾德華教授對中國的法學界兼容并包、博采眾長的思想大為贊賞。他以獨到的見地解釋了中國法律體系形成中更多吸納大陸法系法律制度的原因。大陸法系推崇從上而下的法律制定體制;在這一過程中政府起著主導作用。這符合中國在最短的時間內建設法治國家的需要。然而像英國這樣的英美法系國家,通過一部法律動輒需要上百年的時間;這在中國是極不現實的。接著艾德華教授講到CLEEC項目能夠成功推動中美法學交流的原因:第一,美國的私立法學院很歡迎并愿意接受中國的學生,并且它們可以很快實現這樣的交流。但是公立學校受制于國會立法,在官僚體制下則需要等待很長時間。第二,中美之間經濟貿易往來與日俱增,隨著經濟聯系的日益密切,中美兩國越來越渴望能夠了解對方的法律制度。第三,由于政治敏感性,通過政府促進中美法學交流面臨重重困難。另外,艾德華教授談了在CLEEC項目創建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和趣事。他還介紹了CLEEC項目的其他委員,這些委員同時也都是著名的法學教授。正是這些教授不計個人得失,無私奉獻才使得CLEEC能夠取得成功。最后艾德華教授表示美國對中國的法律制度還不夠了解,推動中美法學交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自由交流階段,人民大學法學院郭壽康教授首先發言。郭壽康教授是1978年艾德華教授首次率領美國教授來華訪問時的接待人員之一。郭教授稱,這是中國法學教育發展過程中第一次體系化的交流,是“歷史性事件”。接著郭教授回顧了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法律界與國外交流的歷史,并表達了對艾德華教授的美好祝愿。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的李步云教授發言時表達了對艾德華教授的感謝,尤其是感謝艾德華教授對法學學者的無私幫助。接下來他對人大法學院舉辦此次活動也表示了感謝。李步云教授于1987年參加CLEEC項目,在美求學期間他了解到美國社會的風土人情和美國精神,并結交了許多知己好友。李步云教授回憶起自己在美國學習期間,艾德華教授主動為其舉辦生日宴會,并安排自己的私人醫生為其免費診治的情景,依然感動不已。李步云教授稱贊艾德華教授是為中國法學教育發展付出最多的美國學者第一人,同時也是對中國法學教育有深遠影響的美國學者第一人。
中國政法大學方流芳教授也回憶了自己參加CLEEC項目的經歷。方教授認為CLEEC作為一個非政府組織,和政治保持一定的距離,因而其成果更加具有持久性。方教授表示為艾德華教授為CLEEC項目而犧牲自己的學術研究時間的奉獻精神深深感動,同時希望在今后的中美兩國法學教育交流過程中,中方學生能為加深兩國相互理解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徐炳教授回憶了自己兩次參加CLEEC項目的經歷。他十分感謝艾德華教授的支持,使自己能夠如愿以償地在美國拿到法學學位,真正學到知識。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趙秀文教授在發言中則以學生、學者以及參與者的身份回憶了自己與CLEEC項目的情緣。趙秀文教授肯定了民間學術交流的可持續發展性,并鼓勵通過學者與學者之間的交流促進中美年輕學生之間的互相了解。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吳玉章教授發言時首先感謝人大法學院為其提供機會向艾德華教授當面致謝。其次吳教授談到了CLEEC特殊性:30年前,在對美國幾乎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如何融入到美國大環境中,是對中國學者極大的挑戰。但是這一時期恰好是這些中國學者求知欲最為旺盛的時期;他們在這一時期了解到的美國法學院的教學方式,在他們以后的人生中打下深刻烙印。如今,在CLEEC資助的276名學者中仍然有大部分人堅持在法學教育第一線,他們將自己獲得的知識傳遞給自己的學生,這對中國法學教育的影響深刻而又深遠。
前福特基金會法律、政府管理和公民權利項目官員張樂倫女士提出了當前中國法學院校存在的問題,同時也希望艾德華教授繼續指導中美法學交流合作項目,并表示自己十分愿意繼續為法學教育服務。
會議最后,朱景文教授以自己參加CLEEC項目的經驗對此次活動做出總結。他指出雖然中國也有很多同類的交流項目,但是CLEEC項目無疑是最成功的。朱景文教授認為CLEEC項目的成功首先應當歸功于艾德華教授的付出與奉獻;同時他也期待福特基金會可以對CLEEC項目的成功做出總結,從而為繼續推動中美法學交流提供參考意見并做出貢獻。
至此,本次會議圓滿結束,與會嘉賓紛紛表示希望在此次艾德華教授來華期間,能和教授進行進一步深入的交流,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共同探討未來中美法學教育交流的發展模式,推動國際型法律人才培養。隨后,法學院舉辦了招待晚宴,歡迎愛德華教授來人民大學任教和與會嘉賓蒞臨本次學術活動。本次活動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助理丁相順副教授、美國康涅狄格州大學訪問教授馬瑞新共同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