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北京大學聘任當代著名刑法學家、德國慕尼黑大學班德·許內曼教授為客座教授的儀式在凱原樓304會議室順利進行。儀式伊始,陳興良教授介紹了許內曼教授的學術成就及其為北京大學所作的突出貢獻。緊接著,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張守文教授代表北京大學向許內曼教授頒發(fā)了證書并發(fā)表講話。張守文院長指出,聘任許內曼教授為北大客座教授,對于促進學校的學術交流和法學院的學科發(fā)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最后,許內曼教授表達了自己的謝意,并表示將致力于促進中德刑事法學的交流,同時也歡迎中國同學去德國學習。
班德·許內曼教授是當代德國最重要的刑法學家之一,現(xiàn)任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院刑法、刑事訴訟法、法哲學和法社會學教席教授、慕尼黑大學律師法研究所所長,他在教義刑法學、刑事訴訟法、法哲學與法社會學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詣。許內曼教授特別重視與我國學界的交流,他不僅指導了十余名中國學者和學生從事學術研究工作或者攻讀博士學位,而且多次來我國訪問,發(fā)表重要學術演講。今年9月26日,許內曼教授再次訪問我院,參加了“犯罪論體系的去蘇俄化”國際研討會,并作了題為“中國刑法理論的去蘇俄化——以構成要件理論為例的分析”的主題報告。
儀式之后,許內曼教授為北大法學院刑法學專業(yè)研究生作了一場關于故意與過失的精彩報告。許內曼教授首先揭示了區(qū)分故意與過失的本體性依據(jù),即故意較之于過失反映了行為人對法規(guī)范更強烈的敵視以及對因果流程更緊密的支配;隨后他分析比較了可能性理論、容忍理論等幾種常見的理論學說;最后,他對區(qū)分故意與過失的標準提出了自己新穎而獨到的看法。報告之后的提問交流階段,許內曼教授回答了兩個問題。擔任本次報告翻譯的是中國人民大學王瑩博士,參加本次報告的學者還有北京大學法學院車浩副教授、江溯博士以及浙江大學法學院高艷東副教授。
(圖/徐然 文/鄒兵建)
班德·許內曼教授是當代德國最重要的刑法學家之一,現(xiàn)任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院刑法、刑事訴訟法、法哲學和法社會學教席教授、慕尼黑大學律師法研究所所長,他在教義刑法學、刑事訴訟法、法哲學與法社會學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詣。許內曼教授特別重視與我國學界的交流,他不僅指導了十余名中國學者和學生從事學術研究工作或者攻讀博士學位,而且多次來我國訪問,發(fā)表重要學術演講。今年9月26日,許內曼教授再次訪問我院,參加了“犯罪論體系的去蘇俄化”國際研討會,并作了題為“中國刑法理論的去蘇俄化——以構成要件理論為例的分析”的主題報告。
儀式之后,許內曼教授為北大法學院刑法學專業(yè)研究生作了一場關于故意與過失的精彩報告。許內曼教授首先揭示了區(qū)分故意與過失的本體性依據(jù),即故意較之于過失反映了行為人對法規(guī)范更強烈的敵視以及對因果流程更緊密的支配;隨后他分析比較了可能性理論、容忍理論等幾種常見的理論學說;最后,他對區(qū)分故意與過失的標準提出了自己新穎而獨到的看法。報告之后的提問交流階段,許內曼教授回答了兩個問題。擔任本次報告翻譯的是中國人民大學王瑩博士,參加本次報告的學者還有北京大學法學院車浩副教授、江溯博士以及浙江大學法學院高艷東副教授。
(圖/徐然 文/鄒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