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校:
為適應當前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進一步整合高校社科研究力量和資源,提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經研究,決定從2012年開始實施“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基礎研究中長期重大專項”(以下簡稱重大專項),現面向有關高校征集2012年度重大專項選題,并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選題范圍
重大專項的支持領域以重大問題為導向,重點支持關系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全局和學科創新發展的基礎研究,重點支持對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具有長遠影響的基礎研究,重點支持對人類社會發展共同面對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的基礎研究,重點支持對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有重大作用的基礎研究。
二、征集對象
部屬各高等學校,省屬“211工程”學校。
三、選題要求
1.重大基礎研究領域要體現基礎性和前沿性。基礎研究、理論研究重大中長期研究領域應圍繞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傳承文明和弘揚民族精神、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需要,以及學科建設中具有重大學術價值和體現世界學術前沿的重大研究領域,通過研究能在理論上、學術上產生重大創新性成果,有力推動學科建設和學術繁榮。
2.重大交叉研究領域要體現學科交叉性和跨學科性。交叉研究、跨學科研究重大中長期研究領域應以復雜性、學科交叉性問題研究為導向,打破傳統的學科界限,綜合應用自然科學方法并以哲學社會科學為主的研究視角,深入研究重大現實問題,通過研究能帶動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交叉滲透,推動新興學科、交叉學科發展。
3.國家重大需求研究領域要體現戰略性和全局性。應用對策研究重大中長期研究領域應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深入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通過研究能在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上有重大突破,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作為黨和人民事業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作用。
4.具有明確目標和可操作性。所有選題都應具有明確的研究目標、主攻方向、創新的學術思想、合理可行的研究方案、厚實的研究基礎和良好的研究條件,以及可望取得重大突破的研究前景,能通過聯合攻關形成集成優勢,取得具有重大學術影響和社會影響的標志性成果。
四、選題產生與報送
1.各單位要高度重視重大專項選題的遴選工作。各單位要根據學科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結合本校或校際聯合的研究優勢,在專家充分論證基礎上確定研究領域。研究領域名稱要體現科學性、規范性和前瞻性。
2.各單位僅限報送1個選題。
3.每個選題應有1000字左右的簡要論證(研究內容和所要達到的目標、預期成果等)。
請于2011年10月10日前,將選題和說明用E-mail發送至:120070508@qq.com。同時,請打印1份加蓋學校公章后寄(傳)至“高校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惠新東街4號,富盛大廈21層,郵編:100029。傳真:010-58556074。聯系人:李建平,電話:010-58581195,13910069317。
教育部社科司聯系人:段洪波,電話:010-66096625。
二0一一年九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