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28日電(記者 張希敏)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劉飏28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為進一步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中國法學會將于12月中下旬在北京舉辦“2011年中國食品安全法治高峰論壇”。
劉飏說,“2011年中國食品安全法治高峰論壇”由中央政法委員會、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指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農業部、衛生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局等相關機構為支持單位。
論壇的主題是“通過法治,實現食品安全”。論壇將就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標準、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預警、依法嚴厲打擊食品藥品領域違法犯罪活動、強化食品安全社會監督等專題進行寬領域、深層次的交流和對話,以促進中國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的完善并得到全面、準確有效地實施。
她說,食品安全問題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極為重要的民生問題。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根本上要靠法治,這是世界各國的普遍經驗。一方面要完善中國現行食品安全法律體系;另一方面要著力推進現有法律法規得到全面、準確、有效的執行。
中國法學會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李仕春介紹說,論壇將呈現以下特點:一是開放性。論壇將邀請立法部門、各監管部門、司法部門、學者、行業組織、企業、公民等不同群體的代表,廣泛參與,各抒己見,通過多主題、多學科、多角度發表自己的主張,達成科學合理的共識。二是公益性。論壇為純粹公益性質,是為解決問題、提出對策而設。因此,論壇不以任何形式收取任何費用。三是重實踐。論壇將通過開展全國食品安全制度創新事例征集活動,遴選優秀的創新事例在大會上進行交流。四是重成果轉化。論壇邀請中央決策部門參加,實現理論研究與決策部門的無縫對接,會后將形成會議成果報送中央決策部門。
李仕春說,為配合“2011年中國食品安全法治高峰論壇”的召開,組委會還將舉辦系列活動:于今年10月15日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行“2011年中國食品安全法治高峰論壇”陜西分論壇,主題為“食品安全與社會監督”;開展“首屆全國食品安全制度創新事例征集”活動。征集活動旨在發現和總結各級地方政府及各有關部門、地方人大、各食品相關企業、科研院所、社會組織在食品安全制度建設方面的典型事例和創新經驗,為中央有關部門的決策提供制度范本、經驗和信息支持;舉行“食品安全法治理論與實踐”論壇主題征文活動,面向全國征集涉及食品安全制度的理論、食品安全制度創新的經驗總結、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完善建議和食品安全的域外理論和經驗等方面的文章;面向全國征集“中國食品安全法治高峰論壇”標識。
據悉,目前,“2011年中國食品安全法治高峰論壇”(http://forum.foodlaw.cn )和“首屆全國食品安全制度創新事例征集”(http://case.foodlaw.cn )的專題網頁已經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