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第3期金杜—明德法治沙龍在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法學樓725會議室順利舉行并取得圓滿成功。沙龍由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共同主辦,中國人民大學法治信息研究中心承辦,北京市金杜公益基金會協辦。本期沙龍主題為“聚焦小額訴訟程序”——緊扣將于10月底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次審議的民事訴訟法修改草案的核心問題。對小額訴訟程序一直關注并有相關著述的學者中國人民大學糾紛解決研究中心主任范愉教授、清華大學法學院王亞新教授、廣東商學院張晉紅教授、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劉敏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傅郁林教授、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熊躍敏教授等擔任報告人。其中,張晉紅、劉敏教授都是從千里之外專程赴會。王亞新教授也是遠在祖國最南端——?谮s回北京。為了實現理論研究與立法決策的無縫對接,本期特別邀請了全國人大法工委民法室扈紀華副主任作為特別專家參加討論。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法治信息研究中心主任李仕春教授擔任了本期沙龍的主持人。會場不僅座無虛席,甚至是“站無虛席”,不少同學堅持站著聽完了全部的講座。
沙龍全景
李仕春教授主持本期沙龍
下午3點,本期沙龍正式開始,首先由扈紀華副主任定下“基調”——沙龍討論的重點。扈主任對小額訴訟做了總體介紹,提出了目前在修改民事訴訟法過程中所需要重點考慮的四個問題:小額訴訟程序的適用范圍,上限金額多少為宜;應當強制適用還是雙方當事人選擇適用;如果是一審終局,當事人不服的如何救濟;應該在民事審判的結案量中占多大比例。之后,主報告人范愉教授,報告人王亞新教授、張晉紅教授、劉敏教授、傅郁林教授、熊躍敏教授,主持人李仕春教授圍繞但不限于以上四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紛紛“拋磚引玉”,進行富有成效的討論。由于各位發言人對于我國民事訴訟法是否應當引進小額訴訟程序以及如何設計的態度和主張不盡相同,甚至針鋒相對,使得整場討論非常激烈,精彩紛呈。
扈紀華副主任發言
范愉教授發言
王亞新教授發言
張晉紅教授發言
劉敏教授發言
傅郁林教授發言
熊躍敏教授發言
在互動環節,中國政法大學趙紅梅教授和金杜律師事務所的王汀律師等也圍繞沙龍主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趙紅梅教授發言
王汀律師發言
討論一直持續到晚上將近6點。最后,李仕春教授代表主辦單位向特邀嘉賓、各位報告人的精彩報告和對沙龍的支持表示感謝,并向范愉教授頒發了“金杜—明德法治沙龍主報告人紀念證書”,范愉教授向王亞新教授、張晉紅教授、劉敏教授、傅郁林教授、熊躍敏教授頒發了“金杜—明德法治沙龍報告人紀念證書”。本期沙龍落下帷幕。會后,扈紀華副主任表示,本期沙龍對小額訴訟程序進行聚焦討論,非常深入,很有意義,希望主辦方盡快拿出會議綜述上報人大法工委。各位專家也意猶未盡,紛紛表示“金杜—明德法治沙龍”這種小范圍、明確限定專題的做法非常好,希望堅持下去。
李仕春教授向范愉教授頒發紀念證書
范愉教授向王亞新教授頒發紀念證書
范愉教授向劉敏教授頒發紀念證書
范愉教授向傅郁林教授頒發紀念證書
范愉教授向熊躍敏教授頒發紀念證書
本期沙龍的文字實錄將于近期在“中國法學創新網”(www.kuxuegou.com)“金杜—明德法治沙龍”專欄中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