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選課題方向
(一)民政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民政在創新社會管理中的地位與功能
------民政在創新社會管理中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
------民政在創新社會管理中的發展思路和對策
(二)民政事業科學發展研究。
------民政事業發展的實踐探索和經驗
------民政事業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及其解決對策
------民政事業科學發展的新路徑、新展望
(三)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研究。
------城鄉社會救助全覆蓋研究
------社會救助精確化管理研究
------社會救助制度與積極就業政策有效銜接研究
(四)完善減災救災應急救助體系研究。
------減災救災法制、政策、體制研究
------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研究
(五)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服務建設研究。
------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發展研究
------適度普惠的兒童福利制度建設研究
------社會福利服務標準體系研究
------慈善事業發展政策研究
(六)深化優撫安置制度改革研究。
------退役士兵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研究
------新型優撫保障模式研究
(七)城鄉社區自治和社區建設研究。
------城鄉社區在基層管理服務中的作用研究
------深化城鄉基層自治研究
------農村社區建設研究
(八)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和監督管理研究。
------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和登記方式創新研究
------扶持、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服務研究
(九)區劃、地名和專項社會事務發展研究。
------行政區劃調整工作研究
------完善地名公共服務體系研究
------殯葬服務體系建設研究
------婚姻登記服務規范化、信息化研究
(十)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研究。
------社會工作人才培養政策體系研究
------社會工作崗位開發和評價標準研究
以上選題面向黨政軍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及個人。倡導民政部機關、地方各級民政部門提交論文,歡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
二、委托研究課題
(一)民政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服務中的定位及作用研究。
(二)社會服務研究。
(三)民政行業標準體系研究。
(四)統籌城鄉民政事業發展研究。
(五)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研究。
(六)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研究。
(七)社會組織服務社會功能研究。
(八)殯葬事業科學發展研究。
三、研究要求及成果形式
(一)研究要求。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著力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為新時期民政事業科學發展開拓新思路、新理論、新對策。
1.自選課題可由研究者在選題方向內擬定題目。委托課題申報者須從民政部網站(www.mca.gov.cn)下載并填寫《2012年民政理論研究委托項目意向表》,經民政部評審方可立項。委托課題申報截止日期為2011年8月20日。
2.研究成果要求觀點明確,內容翔實,文風嚴謹,行文規范。
3.課題報告書的編排格式:題目為宋體三號居中;文內標題及正文為宋體四號;文字間距為固定值25磅;文中注釋采用頁面下方腳注形式。參考文獻為宋體五號附于文后。
4.研究成果未公開發表,力求原創性、開拓性、實用性;已獲獎論文不予評獎,文字責任由課題或論文作者承擔。
5.來稿務必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通信地址、電話、電子郵件等信息。
(二)成果形式。
研究課題的最終成果為書面研究報告。
1.自選課題研究報告不少于5千字。
2.委托課題研究報告不少于3萬字,一般應為總報告形式,若有專題調研報告、重大問題研究分報告、相關研究資料等分報告,原則上每篇不超過5千字。
四、論文收集與評審
請于2012年5月31日前,以書面和電子郵件兩種方式將論文寄至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
聯系人:李 慷 孟凡杰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北河沿大街147號;郵編:100721
聯系電話:010—58123794
電子郵箱:zhy2@mca.gov.cn
自選課題研究成果,由民政部課題評審組進行匿名評審,評選出一等獎論文10篇,二等獎論文20篇,三等獎論文30篇。頒發獲獎證書。委托研究課題給予資助,研究成果由民政部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組成評審組評審驗收。頒發結題證書。
五、優秀論文的公布與出版
獲獎論文的目錄、作者、所在單位在《中國民政》、《中國社會報》和民政部網站公布。部分優秀論文在“民政論壇”上交流。獲獎論文結集正式出版。
點擊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