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第一批)投標申請書
·2011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第一批)投標材料匯總表
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準,2011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第一批)面向全國公開招標。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招標單位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二、招標對象
主要包括中央有關部委,教育部直屬高校,省級以上(含)黨校、社科院、高校和重點研究基地,軍隊系統重點院校和社科研究機構。投標一般要以單位名義進行,多單位聯合投標須確定一個責任單位。鼓勵跨地區、跨單位聯合投標,鼓勵理論工作部門與實際工作部門合作開展研究。
三、招標工作總的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今年全國“兩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緊緊圍繞“十二五”時期我國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戰略需求,深入研究關系改革發展穩定全局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學術創新,著力推出有實踐指導意義、有決策參考價值的重大成果,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思想庫作用,更好地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
四、招標數量和資助強度
本次重大項目招標共確定80個課題研究方向,每個研究方向原則上只確立一項中標課題;資助經費根據課題研究的實際需要確定,一般為每項60—80萬元。
五、投標資格要求
(一)投標責任單位須具備下列條件:
1、在相關研究領域具有科研力量優勢和深厚的學術資源積累;
2、設有專門負責科研管理的職能部門;
3、能夠為開展重大課題研究工作提供良好條件。
(二)投標者須符合下列條件:
1、首席專家要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深厚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科研實踐經驗,社會責任感強,能夠自覺踐行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或局級以上(含)領導職務,能夠擔負起課題研究實際組織者和指導者的職責。首席專家只能為一名。
2、在研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項目及其他國家級科研重大項目的首席專家,不能作為課題負責人投標新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3、首席專家和子課題負責人必須有豐富的、與投標課題相關的前期研究成果。
六、投標課題要求
1、本公告發布的招標選題均為研究方向和范圍(后附),投標者要據此設計具體題目,突出實踐價值和學術含量。題目設計不能過于寬泛。
2、投標者要強化問題意識,緊緊圍繞現實問題深入實地調查,加強戰略性思考,開展前瞻性研究,預期研究成果必須具有很強的實際應用價值,特別是研究結論和對策建議必須以真實可靠的數據案例為基礎,努力為黨和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3、重大項目完成時間一般為2至3年。
七、投標紀律要求
1、投標責任單位和首席專家要嚴格審查把關,切實把好政治方向關和學術質量關。各地社科規劃辦和在京委托管理機構,要從招標選題設計、課題內容論證、首席專家條件、前期研究成果、科研團隊組建和責任單位情況等方面進行詳細審查,合格者予以上報。
2、投標者要發揚嚴謹求實、注重誠信的學風,自覺堅持公平競爭的原則,嚴格遵守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管理規定。凡有弄虛作假、抄襲剽竊、違規違紀等行為的,一經查實,立即取消參評資格;如果中標,一律撤項,五年內不得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3、子課題負責人和課題組成員必須征得本人同意,子課題負責人必須在《投標書》上簽字,否則視為違規申報。如果中標,子課題負責人一般不得變更。
4、招標者可根據課題研究內容提出2名以內建議回避評審專家,課題評審組織者將根據評審工作的實際需要予以考慮。
八、具體事項安排
1、投標人可登錄全國社科規劃辦網站(網址www.npopss-cn.gov.cn)直接下載《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第一批)投標申請書》及相關材料。投標書一律用計算機填寫、A3紙雙面印制中縫裝訂,經責任單位審核蓋章,由各地社科規劃辦或在京委托管理機構審核匯總后,于2011年8月5日前(以郵戳時間為準)統一報送全國社科規劃辦基金處。逾期不予受理,個人單獨投標不予受理。
各地社科規劃辦或在京委托管理機構報送全國社科規劃辦的材料包括:(1)每項《投標書》紙質文本6份,其中原件1份、復印件5份;(2)每項《投標書》電子文本1份(請用Word文件格式制作);(3)投標材料匯總清單(請用Excel文件格式制作),內容包括所在省區市或部門名稱、責任單位名稱、首席專家姓名、投標課題名稱、涉及學科名稱、招標課題研究方向序號、子課題負責人姓名,以及建議回避評審專家姓名及其所在單位名稱。《投標書》電子文本和匯總清單電子表格請通過電子郵件發至全國社科規劃辦基金處。
2、8月中旬前,全國社科規劃辦對投標書進行資格審查,并組織專家對通過資格審查的投標課題進行初評,產生入圍會議答辯的課題。
3、8月下旬,組織初評入圍投標者進行會議陳述和答辯,產生建議中標課題。
4、建議中標課題報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審批后,通過全國社科規劃辦網站公示7天。公示期滿,對無異議者下達中標通知書。
通訊地址:北京市西長安街5號全國社科規劃辦基金處
郵政編碼:100806
聯 系 人:王驪嶺 劉冰
聯系電話:010—83083062
電子郵箱:ghbjjc@vip.163.com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2011年6月9日
附件
2011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第一批)招標課題研究方向
1、抓住和用好本世紀第二個十年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若干重大問題研究
2、“十二五”時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科學發展研究
3、“十二五”時期穩增長、調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關系問題研究
4、“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研究
5、“十二五”時期我國發展的創新驅動戰略研究
6、包容性發展的理論和實踐研究
7、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的長效機制和綜合措施研究
8、調整內需與外需關系研究
9、同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戰略研究
10、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研究
11、糧食安全框架下的外國資本、資源和技術利用的戰略研究
12、農民收入超常規增長戰略研究
13、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比較研究
14、中國特色水利現代化發展模式與實現路徑研究
15、我國區域推進戰略中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及生態協同發展研究
16、我國東部發達地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研究
17、推進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
18、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重點和政策研究
19、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
20、國際資源性商品市場定價格局與我國對策研究
21、構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框架研究
22、我國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協調研究
23、我國資本市場系統穩定性評估和監測研究
24、后金融危機時代國際金融治理研究
25、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原則、本質特征和完善途徑研究
26、社會主義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研究
27、社會階層變化對黨的建設影響研究
28、信息化發展對黨的建設影響研究
29、國外一些長期執政的大黨老黨制度建設研究
30、行政監察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
31、我國司法體制改革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32、中國特色民族政策完善與創新研究
33、構建我國主流價值文化研究
34、當代中國大眾文化的價值觀研究
35、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研究
36、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引導研究
37、文化與科技融合研究
38、國家形象建構與跨文化傳播研究
39、重大文化遺產保護行動的跟蹤監測研究
40、我國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研究
41、社會體制改革和社會管理創新研究
42、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和城鄉基層社會管理創新研究
43、社會管理科學化指標體系研究
44、加強和完善互聯網虛擬社會管理研究
45、加強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問題研究
46、建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研究
47、社會協商機制的法律建構研究
48、社會誠信制度建設和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問題研究
49、社會分層流動的和諧互動研究
50、戶籍制度改革與城鎮化問題研究
51、完善人口和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體系研究
52、應對“中等收入陷阱”挑戰的綜合研究
53、“幸福指數”與我國政府績效評價體系研究
54、我國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協調發展戰略、步驟及改革研究
55、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總體框架與具體路徑研究
56、住房改革問題研究
57、我國食品藥品安全與監管制度創新研究
58、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區域差異和指標體系研究
59、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污染減排效應和政策研究
60、城鄉環境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模式與途徑研究
61、十年來西部生態建設制度評價與完善研究
62、中國戰略性生物資源保護及其利用前景研究
63、環境審計理論和實踐研究
64、中國能源—環境—經濟綜合核算體系研究
65、全國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防震減災對策研究
66、我國災害保險和巨災保險制度研究
67、亞太地區救災合作機制研究
68、我國城市民族關系發展態勢與對策研究
69、世界民族問題熱點對我國的民族關系影響研究
70、應對突發事件的信息平臺建設研究
71、信息化時代維護國家安全戰略研究
72、海外華僑生存安全預警機制研究
73、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戰略布局、主要目標與政策選擇研究
74、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經濟國際化和企業全球化的戰略選擇和政策取向研究
75、亞洲區域內經濟一體化合作戰略與跨區域經濟合作的趨勢及影響
76、后金融危機時代全球經濟治理研究
77、中東局勢變化根源及影響與我國對策研究
78、我國公共外交研究
79、我國海洋發展戰略研究
80、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進程中的民意問題研究
·2011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第一批)投標材料匯總表
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準,2011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第一批)面向全國公開招標。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招標單位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二、招標對象
主要包括中央有關部委,教育部直屬高校,省級以上(含)黨校、社科院、高校和重點研究基地,軍隊系統重點院校和社科研究機構。投標一般要以單位名義進行,多單位聯合投標須確定一個責任單位。鼓勵跨地區、跨單位聯合投標,鼓勵理論工作部門與實際工作部門合作開展研究。
三、招標工作總的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今年全國“兩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緊緊圍繞“十二五”時期我國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戰略需求,深入研究關系改革發展穩定全局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學術創新,著力推出有實踐指導意義、有決策參考價值的重大成果,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思想庫作用,更好地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
四、招標數量和資助強度
本次重大項目招標共確定80個課題研究方向,每個研究方向原則上只確立一項中標課題;資助經費根據課題研究的實際需要確定,一般為每項60—80萬元。
五、投標資格要求
(一)投標責任單位須具備下列條件:
1、在相關研究領域具有科研力量優勢和深厚的學術資源積累;
2、設有專門負責科研管理的職能部門;
3、能夠為開展重大課題研究工作提供良好條件。
(二)投標者須符合下列條件:
1、首席專家要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深厚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科研實踐經驗,社會責任感強,能夠自覺踐行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或局級以上(含)領導職務,能夠擔負起課題研究實際組織者和指導者的職責。首席專家只能為一名。
2、在研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項目及其他國家級科研重大項目的首席專家,不能作為課題負責人投標新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3、首席專家和子課題負責人必須有豐富的、與投標課題相關的前期研究成果。
六、投標課題要求
1、本公告發布的招標選題均為研究方向和范圍(后附),投標者要據此設計具體題目,突出實踐價值和學術含量。題目設計不能過于寬泛。
2、投標者要強化問題意識,緊緊圍繞現實問題深入實地調查,加強戰略性思考,開展前瞻性研究,預期研究成果必須具有很強的實際應用價值,特別是研究結論和對策建議必須以真實可靠的數據案例為基礎,努力為黨和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3、重大項目完成時間一般為2至3年。
七、投標紀律要求
1、投標責任單位和首席專家要嚴格審查把關,切實把好政治方向關和學術質量關。各地社科規劃辦和在京委托管理機構,要從招標選題設計、課題內容論證、首席專家條件、前期研究成果、科研團隊組建和責任單位情況等方面進行詳細審查,合格者予以上報。
2、投標者要發揚嚴謹求實、注重誠信的學風,自覺堅持公平競爭的原則,嚴格遵守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管理規定。凡有弄虛作假、抄襲剽竊、違規違紀等行為的,一經查實,立即取消參評資格;如果中標,一律撤項,五年內不得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3、子課題負責人和課題組成員必須征得本人同意,子課題負責人必須在《投標書》上簽字,否則視為違規申報。如果中標,子課題負責人一般不得變更。
4、招標者可根據課題研究內容提出2名以內建議回避評審專家,課題評審組織者將根據評審工作的實際需要予以考慮。
八、具體事項安排
1、投標人可登錄全國社科規劃辦網站(網址www.npopss-cn.gov.cn)直接下載《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第一批)投標申請書》及相關材料。投標書一律用計算機填寫、A3紙雙面印制中縫裝訂,經責任單位審核蓋章,由各地社科規劃辦或在京委托管理機構審核匯總后,于2011年8月5日前(以郵戳時間為準)統一報送全國社科規劃辦基金處。逾期不予受理,個人單獨投標不予受理。
各地社科規劃辦或在京委托管理機構報送全國社科規劃辦的材料包括:(1)每項《投標書》紙質文本6份,其中原件1份、復印件5份;(2)每項《投標書》電子文本1份(請用Word文件格式制作);(3)投標材料匯總清單(請用Excel文件格式制作),內容包括所在省區市或部門名稱、責任單位名稱、首席專家姓名、投標課題名稱、涉及學科名稱、招標課題研究方向序號、子課題負責人姓名,以及建議回避評審專家姓名及其所在單位名稱。《投標書》電子文本和匯總清單電子表格請通過電子郵件發至全國社科規劃辦基金處。
2、8月中旬前,全國社科規劃辦對投標書進行資格審查,并組織專家對通過資格審查的投標課題進行初評,產生入圍會議答辯的課題。
3、8月下旬,組織初評入圍投標者進行會議陳述和答辯,產生建議中標課題。
4、建議中標課題報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審批后,通過全國社科規劃辦網站公示7天。公示期滿,對無異議者下達中標通知書。
通訊地址:北京市西長安街5號全國社科規劃辦基金處
郵政編碼:100806
聯 系 人:王驪嶺 劉冰
聯系電話:010—83083062
電子郵箱:ghbjjc@vip.163.com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2011年6月9日
附件
2011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第一批)招標課題研究方向
1、抓住和用好本世紀第二個十年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若干重大問題研究
2、“十二五”時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科學發展研究
3、“十二五”時期穩增長、調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關系問題研究
4、“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研究
5、“十二五”時期我國發展的創新驅動戰略研究
6、包容性發展的理論和實踐研究
7、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的長效機制和綜合措施研究
8、調整內需與外需關系研究
9、同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戰略研究
10、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研究
11、糧食安全框架下的外國資本、資源和技術利用的戰略研究
12、農民收入超常規增長戰略研究
13、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比較研究
14、中國特色水利現代化發展模式與實現路徑研究
15、我國區域推進戰略中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及生態協同發展研究
16、我國東部發達地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研究
17、推進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
18、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重點和政策研究
19、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
20、國際資源性商品市場定價格局與我國對策研究
21、構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框架研究
22、我國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協調研究
23、我國資本市場系統穩定性評估和監測研究
24、后金融危機時代國際金融治理研究
25、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原則、本質特征和完善途徑研究
26、社會主義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研究
27、社會階層變化對黨的建設影響研究
28、信息化發展對黨的建設影響研究
29、國外一些長期執政的大黨老黨制度建設研究
30、行政監察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
31、我國司法體制改革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32、中國特色民族政策完善與創新研究
33、構建我國主流價值文化研究
34、當代中國大眾文化的價值觀研究
35、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研究
36、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引導研究
37、文化與科技融合研究
38、國家形象建構與跨文化傳播研究
39、重大文化遺產保護行動的跟蹤監測研究
40、我國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研究
41、社會體制改革和社會管理創新研究
42、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和城鄉基層社會管理創新研究
43、社會管理科學化指標體系研究
44、加強和完善互聯網虛擬社會管理研究
45、加強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問題研究
46、建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研究
47、社會協商機制的法律建構研究
48、社會誠信制度建設和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問題研究
49、社會分層流動的和諧互動研究
50、戶籍制度改革與城鎮化問題研究
51、完善人口和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體系研究
52、應對“中等收入陷阱”挑戰的綜合研究
53、“幸福指數”與我國政府績效評價體系研究
54、我國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協調發展戰略、步驟及改革研究
55、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總體框架與具體路徑研究
56、住房改革問題研究
57、我國食品藥品安全與監管制度創新研究
58、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區域差異和指標體系研究
59、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污染減排效應和政策研究
60、城鄉環境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模式與途徑研究
61、十年來西部生態建設制度評價與完善研究
62、中國戰略性生物資源保護及其利用前景研究
63、環境審計理論和實踐研究
64、中國能源—環境—經濟綜合核算體系研究
65、全國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防震減災對策研究
66、我國災害保險和巨災保險制度研究
67、亞太地區救災合作機制研究
68、我國城市民族關系發展態勢與對策研究
69、世界民族問題熱點對我國的民族關系影響研究
70、應對突發事件的信息平臺建設研究
71、信息化時代維護國家安全戰略研究
72、海外華僑生存安全預警機制研究
73、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戰略布局、主要目標與政策選擇研究
74、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經濟國際化和企業全球化的戰略選擇和政策取向研究
75、亞洲區域內經濟一體化合作戰略與跨區域經濟合作的趨勢及影響
76、后金融危機時代全球經濟治理研究
77、中東局勢變化根源及影響與我國對策研究
78、我國公共外交研究
79、我國海洋發展戰略研究
80、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進程中的民意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