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8日至20日,我校第七次黨代會在昌平校區勝利召開,本次黨代會報告客觀總結了學校過去六年的工作和經驗,正確分析了改革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挑戰,系統提出了今后五年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作出全面部署,充分代表了全校共產黨員的共同意愿和師生員工的愿望與要求,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點,是學校在新的歷史階段堅持改革創新,推進科學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共中國政法大學第七屆委員會及中共中國政法大學第七屆紀律檢查委員會。這次代表大會是在全國高等教育步入改革發展的新階段,在我校建設法科強校步入關鍵的歷史機遇期和戰略挺進期所召開的具有重要意義的大會,肩負著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使命,必將對學校改革、建設與發展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相關閱讀:中國共產黨中國政法大學第七次代表大會隆重召開
二、中國政法大學董事會正式成立。
2010年12月12日,中國政法大學董事會成立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董事會的成立既是學校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的具體舉措,也標志著學校在深化辦學體制改革,不斷擴大開放合作,加快推進產學研結合方面又邁出重要步伐。校董會成立后,將負責對學校發展戰略規劃、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及社會服務等重要事務進行咨詢、指導和評議,并代表學校與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及社會組織開展溝通和聯絡,致力于社會服務與人才培養,籌措學校教育發展資金,支持學校改革與發展事業。
相關閱讀:中國政法大學董事會成立大會隆重舉行
三、第三屆中國法治論壇暨第三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頒獎大會隆重召開。
12月25日,第三屆中國法治論壇開幕式暨第三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頒獎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羅豪才,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洪虎,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信春鷹,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熊選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楊振江,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張穹,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周成奎,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勵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家福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教授,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張晉藩等出席會議。大會由中國政法大學黨委書記石亞軍教授主持。以錢端升先生命名的法學研究成果獎,自首屆評獎以來,由于其評審專家的權威性、評獎程序的公正性已得到法學界的普遍認同。2007年經向教育主管部門申請,被列為與霍英東獎、安子介獎、孫冶方獎、吳玉章獎、陶行知獎并列的“部級獎”統計序列。第三屆評獎活動經過嚴格的程序,共評選出獲獎成果43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16項,提名獎15項。中國人民大學張新寶《侵權責任構成要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4月版)、北京大學陳端洪《憲治與主權》(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版)獲得一等獎。
相關閱讀:第三屆中國法治論壇開幕式暨第三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頒獎大會隆重舉行
四、我校多個項目分獲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與教育部綜合改革試點立項。
我校“高級法律職業人才培養體制改革”與“推進大學內部治理結構,完善大學章程建設”兩個項目正式獲準為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該兩個項目的正式立項,對于我校進一步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深化我校培養體制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法律職業人才培養質量,以及探討新形勢下實現依法治校和完善大學內部治理結構的新路徑具有重要的意義。
另根據教育部《關于批準有關高等學校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教研〔2010〕2號),我校獲批成為全國首批“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院校,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獲準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高校進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試點的主要任務是:切實轉變研究生教育發展方式;改革研究生選拔制度;完善培養方案,創新培養模式;改革研究生考核與評價方法;完善師資考核評價機制;建立和完善獎助貸體系和就業服務體系;完善校內管理體制與機制。
相關閱讀:我校兩個項目獲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立項
我校法律碩士獲批教育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
五、我校改革研究生獎助學體系。我校研究生獎助體系改革是學校根據教育部統一要求,在我校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推出的,是我校實施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建立公平、公正的新型研究生獎助激勵體系,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重大改革。我校的研究生獎助體系改革包括三大部分,五項文件。三大部分是獎學金體系、助學金體系和科研創新基金體系。其中,獎學金體系包括博士研究生獎學金管理辦法、碩士研究生獎學金管理辦法和專業學位研究生獎學金管理辦法。助學金體系包括助學金管理辦法,設有助研、助教、助管三類崗位。創新基金體系包括研究生創新基金管理辦法,設有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培育項目、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培育項目和研究生創新實踐基金項目共三類項目。獎助體系的三大部分的價值取向分別是“獎優、助困和資助創新”。
相關閱讀:我校召開研究生獎助體系改革座談會 征求完善研究生獎助體系草案的意見
六、我校多個團隊獲國家級認定,人才強校戰略成效顯著。
根據教育部教技函﹝2010﹞42號文件通知,我校證據科學研究院申報的“證據科學研究與應用創新團隊”入選“2009年度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證據科學研究與應用創新團隊骨干成員共13人,其中,法庭科學6人,證據法學7人,以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交叉研究、綜合研究為特色,研究工作橫跨工學、理學、醫學和法學等多個學科領域,是一支專業結構互補、團結合作的創新研究群體。
另悉,在今年結束的國家級司法鑒定機構遴選工作中,以證據科學研究院團隊為核心的法大法庭科學技術鑒定研究所被評為國家級司法鑒定機構。
根據《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立項建設2010年國家級教學團隊的通知》,我校朱勇教授負責的法制史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此次獲評,是我校法學專業獲評的第一個國家級教學團隊,至此,我校共已有法制史教學團隊與政治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以及9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
相關閱讀:“證據科學研究與應用創新團隊”入選教育部2009年度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
法大法庭科學技術鑒定研究所被確定為國家級司法鑒定機構
我校法制史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
七、我校啟動2010年“科技創新年”。
4月8日,中國政法大學2010科技創新年啟動儀式暨科技講座、名家論壇第一講在昌平禮堂舉行。近年來,我校自然科學研究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飛躍。尤其是證據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建立,證據科學研究團隊入選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司法鑒定中心入選國家級司法鑒定機構,都標志著我校自然科學研究取得長足的進步,科研能力和社會服務水平顯著提高。科技創新年的舉辦是為了幫助我校尋求自然科學發展的新增長點,鼓勵和推動交叉學科的研究,提高學校核心競爭力;同時充分挖掘利用校外自然科學資源,加強師生的科技創新教育,著力培養具有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和法治精神的全面發展型人才,并創造和諧、健康的校園文化。
相關閱讀:我校2010年科技創新年正式啟動 李昌鈺、王政做客科技講座、名家論壇第一講
八、我校申請建設高水平運動隊獲得教育部批準。
在2010年教育部新一輪普通高等學校申請建設高水平運動隊綜合評審中,我校新申請建設的排球隊和乒乓球隊獲得批準。此次申請成功對我校今后開展高水平運動隊建設,努力提高我校學生的體育運動技術水平,為國家培養既具有較高的體育運動水平、又具有較高專業文化知識的高素質人才提供了發展平臺,同時對營造良好體育校園文化氛圍,激發師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不斷提高全體法大師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都將起到良好促進作用。
相關閱讀:我校申請建設高水平運動隊獲得教育部批準
九、我校學生在多項國際、國內比賽中喜獲佳績。
其中,我校辯論隊本年度先后獲得首屆“天倫1506”全國大學生辯論賽中獲得冠軍和2010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亞軍,充分展現了法大學子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團隊合作能力。
本年度,我校代表隊獲得2009年曼弗雷德 拉赫斯國際空間法模擬法庭大賽中國地區賽冠軍,并代表中國最終挺進國際決賽,為祖國和母校爭得了榮譽。
在第八屆“理律杯”全國高校模擬法庭競賽中,我校代表隊經過層層角逐,勇奪第八屆理律杯全國高校模擬法庭競賽冠軍。此外,選手袁國何同學還獲得第八屆“理律杯”最佳辯手獎,耿佳寧同學獲得第八屆“理律杯”優秀辯手獎。并基于獲得本次冠軍,我校永久獲得“理律杯”年度冠軍榮譽助學金資格。
我校學生在諸多比賽中屢獲佳績正體現了我校教學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取得的成就。
相關閱讀:我校辯論隊勇奪首屆“天倫1506”全國大學生辯論賽總冠軍
我校辯論隊勇奪2010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亞軍
我校代表隊獲第八屆“理律杯”全國高校模擬法庭競賽冠軍
十、《中國政法大學“十二五”基本建設規劃》編制完成,未來五年校園擬建項目基本確定。
《十二五基建規劃》的編制貫徹了科學發展、合理定位、實事求是、突出重點、科學決策、把握節奏、規避風險等規劃編制基本原則,統籌考慮了學校事業發展規劃、學科和師資隊伍規劃、校園建設總體規劃和學校的籌資能力。經教育部確定的該規劃將成為“十二五”期間審批我校新建項目的重要依據,為學校未來5年繼續改善辦學條件、美化校園打下堅實基礎。
相關閱讀:《中國政法大學“十二五”基本建設規劃》編制完成 未來五年校園擬建項目基本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