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2:00—5:00,中國法學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舉行“青島中院杯”三項重點工作主題征文評審會。會議由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所長李林教授主持。來自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法制日報社、檢察日報社、青島中級人民法院等單位的18位專家學者組成了評審委員會(名單附后),李林副會長擔任主任。在會上,征文活動組委會和評審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主任李仕春教授介紹了征文活動的過程、成果和前期初評的情況,并代表組委會宣布了評審辦法。承辦單位代表、青島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鄒川寧博士在致辭中指出了征文活動的重要意義,并希望各位專家認真評審,推選出優秀的稿件參加下月初在青島舉行的第4期“中國法學青年論壇”。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所長李林教授主持評審會
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主任李仕春教授介紹征文活動的過程、前期初評的情況和評審辦法
青島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鄒川寧博士致辭
由于三項重點工作意義重大,業務性很強,參與廣泛,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領導都非常重視本次評審活動,盡管各單位各部門工作繁忙,仍分別指派司局級領導參加評審會。特別是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副所長曹守曄同志從正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年會上專程趕來。
征文活動由中國法學會主辦,青島中級人民法院、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承辦、法制日報社、人民法院報社、檢察日報社、中國法學雜志社協辦。參加最終評審的論文共512篇。為了評審活動高效進行,組委會事先組織法學專家對1089篇全部征文來稿進行了初評,并對所選出的512片論文分為“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三個部分,再將每部分170篇左右的稿件分為上下單元。相應的,評審專家也分為六組,每一組3人。
分組評審
評審會從2:00開始,分為兩個環節:分組評審和集中評選。在分組評審階段,要求每一組從各自單元的80多篇論文中評選出2篇1檔、5篇2檔、12篇3檔的論文。經過各組專家非常認真、緊張的分頭評審和討論,到4:00,分組評審環節結束。集中評選環節隨即展開。全體專家對各組的評審結果進行集中討論,從12篇1檔論文中產生8篇論文作為一等獎論文;從未入選一等獎論文的4篇1檔論文和30篇2檔論文中產生二等獎論文20篇;從未入選二等獎論文的12篇2檔論文和72篇3檔論文中產生三等獎論文40篇。
組委會秘書處的同志核實獲獎名單
評審活動到5:00結束,整個過程緊張有序,全體專家認真嚴肅。組委會整理獲獎論文的有關信息后,報有關中央部門批示,將于近日在《法制日報》、《人民法院報》、《檢察日報》、《中國法學》等報刊和“法制網”、“正義網”、“中國法學創新網”等網站上公布獲獎名單。同時,組委會將從獲獎論文中確定12篇論文作為第4期“中國法學青年論壇”的報告論文。頒獎儀式將于12月初在青島舉行的第4期“中國法學青年論壇”上舉行。
鼓掌通過評審結果
中央政法委研究室盧友銀同志、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王偉國、范世乾、劉葉深、馮家亮、彭小龍、張元元、陳詠華、周楊、葉彩琴等同志也參加了評審會。
附:中國法學會“青島中院杯”三項重點工作主題征文評審委員會
主任:李 林(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所長)
委員:(按姓氏拼音為序)
曹守曄(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副所長)
常少揚(法制日報社副總編輯)
馮 軍(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副所長、教授)
黃海龍(最高人民檢察院偵監廳副廳長)
胡錦光(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胡偉新(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
蔣立山(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強世功(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李雪慧(檢察日報社總編輯)
馬懷德(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
馬相哲(最高人民檢察院公訴廳副廳級檢察官)
莫紀宏(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教授)
熊秋紅(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教授)
余凌云(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周漢華(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教授)
鄒川寧(青島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秘書長:
李仕春(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主任、《中國法學》雜志社副總編)
副秘書長:
陳顯江(青島中級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
辦公室主任:
馮家亮(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