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是國際貿易當事人最為經常適用的法律規則,它已經成為各國當事人在國際貿易領域的“通用語言”。鑒于國際貿易實踐的發展變化,世界上最大的民間國際組織——國際商會(ICC)啟動了對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的修訂工作。為了擴大我國在國際經濟貿易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中國國際商會/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ICC China)集合我國國際貿易領域的權威專家和學者成立了“ICC China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修訂委員會”,對ICC提交的《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修訂稿進行綜合和完善,形成能夠代表中國商界整體利益和要求的意見,由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提交給ICC總部。參與對國際貿易術語的修訂在我國尚屬首次,該工作對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增強中國經貿界的國際影響力、將中國商界的利益體現在國際規則中具有積極作用。
修訂委員會由來自經貿、法律、金融、保險、運輸等領域經濟實體以及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專家和學者等47位委員組成。我校國際法學院院長莫世健教授作為為數不多的學界代表入選修訂委員會,并接受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的委托,負責新版本《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中文文本的譯審工作。據莫世健教授介紹,國際商會將于2010年9月27日正式公布《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2010》,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也將于9月底出版該通則的中文文本。屆時,學習和研究《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2010》將成為我國從事國際貿易實務和研究人員的當務之急。莫世健教授也將受國際商會國家委員會的委托為國內相關從業人員解讀該規則的發展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