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教授、我校70學術團隊“可持續發展戰略下的環境法治”負責人秦天寶教授,在IUCN環境法學院(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Law)教學與能力建設指導委員會(Teaching and Capacity-Building Steering Committee)改組后的第一次全球選舉中,成功當選新一屆委員,任期為3年。
IUCN環境法學院是目前最具國際學術影響力的權威性環境法學術機構。環境法學院的最高機構是學院理事會(Council of Academy),理事會下設研究委員會和教學與能力建設指導委員會兩個機構。其中,教學與能力建設委員會的宗旨是就全球范圍內環境法教學課程開發和學術能力建設等重大問題向學院理事會提出建議和決策參考,并負責組織實施相關項目。
改組之前,教學指導委員會共由11名委員組成,每屆任期1年。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并保持適當穩定性,IUCN環境法學院決定自2010年開始對該委員會進行改組,將委員人數縮減至7人,每屆任期3年。本次委員會改組選舉,共有來自全球各國的近40名環境法學教授競選。
秦天寶教授此次當選,這對于進一步提升了我校環境法研究所及環境法學科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以及推動我校“可持續發展戰略下的環境法治”學術團隊邁向“國際知名學術團隊”的建設目標,有著重要的意義。
IUCN環境法學院是目前最具國際學術影響力的權威性環境法學術機構。環境法學院的最高機構是學院理事會(Council of Academy),理事會下設研究委員會和教學與能力建設指導委員會兩個機構。其中,教學與能力建設委員會的宗旨是就全球范圍內環境法教學課程開發和學術能力建設等重大問題向學院理事會提出建議和決策參考,并負責組織實施相關項目。
改組之前,教學指導委員會共由11名委員組成,每屆任期1年。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并保持適當穩定性,IUCN環境法學院決定自2010年開始對該委員會進行改組,將委員人數縮減至7人,每屆任期3年。本次委員會改組選舉,共有來自全球各國的近40名環境法學教授競選。
秦天寶教授此次當選,這對于進一步提升了我校環境法研究所及環境法學科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以及推動我校“可持續發展戰略下的環境法治”學術團隊邁向“國際知名學術團隊”的建設目標,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