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法學家武樹臣教授加盟山東大學法學院,并被聘為山東大學人文社科一級教授,這是山東大學啟動此項工作以來,從校外聘任到崗的首位人文社科一級教授。武樹臣教授于1978年2月至1982年2月在北京大學法律學系讀本科,并獲法學學士學位。1993年至1996年在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我國著名法學家張國華先生。自1982年以來,武樹臣教授一直在北京大學法學院(系)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1993年8月被破格評為教授,1996年6月被評為博士研究生導師。
武樹臣教授對我國法律史學的研究與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先后出版了25部著作,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等國內權威學術刊物發表了140多篇學術論文。其中多部著作被列為國家“七五”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項目,并多次榮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一等獎、北京大學優秀科研獎以及北京市優秀科研獎等。1995年被評為“北京大學跨世紀中青年學術骨干”。武樹臣教授除了對中國傳統法律文化進行深入研究以外,還積極引介和翻譯國外先進的法學研究成果,先后將俄文著作《蘇維埃行政法總論》、日文著作《西方人權學說(下)》(基本人權總論)翻譯為中文。
武樹臣教授自從教以來,一直加強對學生的培養,至今共招收指導中國法律史方向博士研究生20余名,其中多名成為中國法律史研究領域的中堅力量。由于教學突出,武樹臣教授多次榮獲北京大學優秀教學獎,并曾經擔任國家教委(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教育指導委員會(第一屆、第二屆)委員。
武樹臣教授除了科研與教學之外,還積極投身于推動中國法治進程的實踐中。1997年4月任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副廳職)、機關黨委書記,曾先后主管機關黨委、政治部、監察室、研究室、民事審判(民一庭、民二庭、民六庭)、審判監督庭等項工作。2005年4月調任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法律事務部部長(正廳職)。
武樹臣教授還積極加強學術團體的建設,并為推動法學研究與其他學科研究的溝通與對話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曾擔任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律思想史研究會會長、中國比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儒家與傳統法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道家與傳統法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國學研究》編委等職。現在繼續擔任北京市法學會副會長(駐會)、中國法律文化研究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