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羅姆·弗蘭克生逢美國史無前例的大蕭條,是羅斯福新政借重的法律智囊之一,他對美國傳統的法律教育提出了尖銳的批評,第一個提出了診所式法律教育的設想。弗蘭克指出,傳統的教育模式是以圖書館和書面材料為中心的,不能勝任培養合格律師的任務,用這樣的教育模式培養律師就好像一個學打高爾夫球的人從不去球場,而只是在家看“如何打高爾夫球”的教材,研究報紙上別人怎樣玩高爾夫。診所法律教育要求由有律師執業經驗的教師指導學員通過辦理真實當事人的案件來學習法律,就像醫學院的臨床教學一樣。在弗蘭克身后,診所式法律教育不僅變成了美國法律教育中的必要成分,也因其獨特的教學理念、內容與方法,迅速風靡全球。弗蘭克的尖刻批評一語成讖,法律是一門實踐技能,就像高爾夫一樣,要在真實的環境中,通過實踐理解和掌握。
十年前,美國福特基金會首批在中國資助了7所著名大學開設診所式法律教育課程,在那時,這是一個小范圍內推行的試驗性項目,并沒有太多受到法學界的關注。一貫重視實踐教學環節的西北政法大學敏銳地捕捉到了這種新型教育模式的價值,自發開設了診所法律教育課程,次年就得到了福特基金會的資助。十年過去了,中國診所法律教育已經有了獨特的“西北模式”,并成為西北政法大學實踐教學改革的亮點。
十年前的西北診所
診所式法律教育中“西北模式”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遵循培養律師,推進法律職業共同體形成的教學目標;從自身經歷中學習,創新法學教育理論與方法;提供有價值的法律援助,推動法學教育改革和法律職業發展,促進社會公正的實現。隨著西北政法大學診所法律教育的迅速發展,校長
2008年3月,西北政法大學首批五位青年教師擔任雁塔區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圖為雁塔區法院院長劉福榮向被聘為法官助理的教師頒發聘書
2008年9月,西北政法大學全國首推法科研究生實訓制度 ,與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合作開展法科研究生實務訓練計劃,200名法科研究生被任命為見習法官助理。圖為西北政法大學校長賈宇教授與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康寶奇正在合作協議上簽字
無獨有偶,廣州東送電力集團就像中國的診所法律教育一樣,也從2000年開始創業。十年過去了,集團已經成長為注冊資本3億元人民幣的大型能源企業,是國內能源礦產開發業民營企業中的佼佼者。廣州東送電力集團始終把“堅守誠信,合作多贏,海納百川,厚德載物”作為發展理念,恪守以人為本的原則,十年間,大批意氣風發的青年人才從各行各業匯入了東送創業的洪流,其中也包括優秀的法律人才。畢業于西北政法大學的陳為回憶起自己畢業時的經歷,深深慶幸自己來到了東送集團,為自己找到了靚麗的人生起點,如今她已經成長為該集團的副總經理。
具有70年辦學歷史的西北政法大學,其前身是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創辦的“陜北公學”。學校與廣州東送電力集團,通過陳為年輕的手,在2010年的8月結出了第一個豐碩的果實。
2010年4月,廣州東送電力集團有限公司與西北政法大學正式簽訂了法學教育模式改革項目合作協議,圖為西北政法大學校長賈宇教授和東送電力集團副總經理陳為在協議上簽字
學員們的第一節課,每個人用簡短的時間介紹自己
研修課程除傳統的課堂教學之外,還包括專家講座、調研、觀摩庭審、模擬開庭、法院立案庭當值等內容。課堂教學主要著重訓練學員處理法律糾紛案件的能力,從“會見當事人”、“咨詢”、“事實陳述”、“事實調查”、“法律分析”、“死刑案件辯護”、“詢問證人技巧”、“訴狀寫作”、“辯護詞寫作”等九方面對學員進行法律技能的系統訓練。以典型案例為背景,模擬真實案件中可能產生的法律問題,采取案例分析形式,進行師生教學互動,使學員們明白“法律的生命不在邏輯,而在于經驗”。專家講座則注重從宏觀與理論上把握,針對我國當前正在進行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法院創新管理機制的實踐與經驗,法學教育的歷史、現狀與未來發展等問題向學員做了啟發引導性講解、互動。法院立案庭當值,則將每4位同學分成1個小組,在雁塔區人民法院立案大庭,免費義務為當事人提供各種法律咨詢服務。
(圖片說明:007-診所教師在集體備課)
與此同時,研修班學員被分為模擬法庭與調研各兩組,并在結業前進行模擬法庭與調研成果匯報。時值三伏,調研與模擬庭審都由學員獨立完成,不僅是對學員獨立思考、團隊協作、溝通技巧的訓練,也是培養獨立人格、勤奮吃苦精神的過程。最后的成果匯報是兩場獨立完成的模擬審判和兩份實實在在的調研報告,經受了老師和同學們方方面面的評判。學員最終作出的成果匯報,遠遠超過了老師們最初的預期。模擬審判中不乏思維清晰、言詞敏銳的優秀律師和公訴人的苗子,而學員們分兩組提交的對西北政法大學法科研究生實訓的調研報告,其中使用的調研方法和技巧都表現出了成熟的思考,報告中所提出的建議,更是西北政法大學進一步完善法科研究生實訓項目的珍貴良方。
在實訓期間,研修班組織學員觀看法律電影、訪問律所、觀摩刑民庭審,還組織了全體同學赴延安的“朝圣”之旅,拜謁人文始祖——黃帝陵,參觀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圣地延安,感受華夏之魂——壺口瀑布,使學員在增強法律職業技能的同時,提升自身境界,感受中華民族悠久歷史與不屈奮爭的精神。
學員們在延安參觀陜甘寧邊區審判史陳列館
研修班結束時,有五位同學獲得了優秀學員的稱號,他們分別是來自人民大學的王海燕、武漢大學的張韻雯、華中農業大學的周錦培、鄭州大學的肖玉雪和西北政法大學的何祎。羅長征、郭升選、
研修班順利降下了帷幕,西北政法大學與廣州東送電力集團合作的法學教育模式改革項目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通過這一步,西北政法大學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子,介紹了獨具特色的西北政法大學診所式法律教育,也在其中找到了需要進一步完善的細節;廣州東送電力集團傳送了他們獨特的企業理念,讓學員們看到了產學合辦、教育與社會實踐相互促動的新天地。更重要的是,就在這個21天的課堂上,49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學子,親身感受到了西北政法大學診所式法律教育的全新面貌,領略了投身法律實踐給他們帶來的精神沖擊,使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有了一個新的境界:勇敢面對,不斷超越,立足實踐,完善自我,為貧弱者撐起一片法治的藍天!
法學院的學子們——未來的法律人,必須在真實的環境中,通過參與具體的法律實踐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大膽探索和創新,從自身經歷中不斷學習和提高,才能正確理解法律的功能與作用,乃至局限和不足。惟其如此,才能在真實的法律世界中明確自己的使命,準確定位,勇敢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