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5日,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發出《第六屆中青年憲法學者優秀科研成果評獎通知》,并通過“中國憲政網”、“中國法學會網”、“中國法學創新網”等網站進行了廣泛宣傳。到申報日期截止時,共收到參評論文和著作四十余篇(部)。按照通知要求,憲法學研究會組成專家評審委員會,憲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許崇德教授擔任評審委員會主席,憲法學研究會顧問、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廉希圣教授擔任評審委員會副主席,評審委員包括韓大元、胡錦光、劉茂林、童之偉、林來梵、王磊、李樹忠、鄭賢君、任進、齊小力、傅思明。評審委員會以學術價值和創新性為標準,對申報成果進行了認真、全面、客觀的評價,擬定下列成果為獲獎成果,現予公示(以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一)論文類
一等獎
空缺
二等獎
王 旭(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勞動、政治承認與國家倫理——對我國《憲法》勞動權規范的一種闡釋”,載《中國法學》2010年第3期
王書成(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合憲性推定的正當性”,載《法學研究》2010年第2期
龍 晟(廣西大學法學院):“社會國的憲法意義”,載《環球法律評論》2010年第3期
翟國強(中國社科院法學所):“論憲法判斷的方法”,載《法學研究》2010年第3期
三等獎
王 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論憲法上的程序權”,載《比較法研究》2009年第3期
楊 芳(西南民族大學法學院):“論少數民族全國人大代表保障名額規定符合憲法平等原則”,載《民族研究》2008年第6期
林 彥(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自我創設,到政治慣例,到法定權力——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權的確立過程”,載《清華法學》2009年第3期
姜 峰(山東大學法學院):“違憲審查:一根救命的稻草?”,載《政法論壇》2010年第1期
胡敏潔(南京大學法學院):“轉型時期的福利權實現路徑——源于憲法規范與實踐的考察”,載《中國法學》2008年第6期
梁成意(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人的社會生活整體性視野中的憲法與民法的關系——兼論《物權法(草案)》合憲性的判斷標準”,載《私法研究》2008年總第6卷,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褚宸舸(西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憲政’與‘民主’的表達——以1940-1947年中國社會政治運動為視閾”,載《經典中的法理》第2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二)著作類
一等獎
空缺
二等獎
朱應平(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澳美憲法權利比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李曉兵(南開大學法學院):《法國第五共和國與憲法委員會》,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年版
屠振宇(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憲法隱私權研究:一項未列舉基本權利的理論論證》,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三等獎
王建學(廈門大學法學院):《作為基本權利的地方自治》,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劉志強(廣州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中國現代人權論戰——羅隆基人權理論構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
陳建平(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湖南省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楊福忠(中共河北省委黨校政法部):《立法不作為問題研究》,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年版
鄭 磊(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憲法審查的啟動要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潘弘祥(中南民族大學法學院):《憲法的社會理論分析》,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上述成果公示期為2010年7月28日——2010年8月5日,如有異議,請與憲法學研究會秘書處聯系,電話:010-82509255,電子郵件:ywhwhy@163.com。
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
2010 年 7 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