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清華大學法學院習慣法研究中心在明理樓舉辦 “當代中國少數民族習慣法”研討會。來自本校及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蘭州大學、海南大學、西南民族大學、云南民族大學、西北師范大學、貴州凱里學院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近四十位代表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與會代表圍繞“當代中國少數民族習慣法研究的一般問題”、“當代中國少數民族習慣法與社會秩序”、“少數民族習慣法在當代的傳承與變遷”以及“當代中國少數民族習慣法與國家法”等四個主題展開了熱烈、積極地討論。西南政法大學陳金全教授指出,堅持田野調查可以促進當代中國少數民族習慣法研究對真正知識的發掘和研究;中國農業大學趙旭東教授指出,當代中國少數民族習慣法研究是當前中國學術界可以和西方學術界對話的一個重要領域;中央民族大學李鳴教授結合北川羌族的例子,指出在社會建構中要發揮當代少數民族習慣法的重要作用;中央民族大學蘇欽教授指出,當代中國少數民族習慣法中蘊含的永恒意義和價值對現時法治建設是極具意義的;中國政法大學汪慶華教授指出,當代中國少數民族習慣法研究應該建立在民族多元、權威多元以及文化多元的認識基礎之上;清華大學法學院聶鑫指出,在少數民族習慣法與國家法的選擇適用中需要考慮社會正義和個人權利實現的問題;海南大學韓立收以近年來發生的案例為例,指出當代少數民族習慣法和國家法的博弈,既促進了國家法的發展,也促進了習慣法的發展;中央民族大學張文香從糾紛解決的程序問題介入,指出當代少數民族習慣在少數民族地區隱性發揮作用,比如在訴訟當中法官對習慣有選擇的適用。
與會代表認為,“當代中國少數民族習慣法”研討會的召開必將進一步推動當代中國少數民族習慣法的研究,研討會取得了圓滿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