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上午,第二屆“海峽兩岸司法實務研討會”在福州開幕,來自兩岸的160多名知名法學專家、司法實務界人士齊聚榕城,圍繞“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中的司法保障與法律服務”議題展開研討。
“海峽兩岸司法實務研討會 2010”由中國法官協會、中國法學會審判理論研究會、福建省法官協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海峽兩岸法學交流協會(臺灣)共同舉辦。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陳斯喜,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奚曉明,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中國法官協會副會長王秀紅,福建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徐謙,海峽兩岸法學交流協會(臺灣)理事長廖正豪出席開幕式。省法院院長馬新嵐主持開幕式。
陳斯喜在致辭中表示,法治是當今世界的基本價值,也是兩岸的共同追求。兩岸的法律和司法制度各有特色,都為中華法律傳統增添了新的色彩。只要兩岸法律和司法界秉持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共創雙贏的理念,堅持通過多種形式、多種途徑加強聯系、交流和溝通,就一定能夠不斷增進理解、擴大共識、攜手并進,從而為兩岸民眾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法律服務和保障。
奚曉明指出,兩岸關系呈現多方位、多角度、多層面的交流、合作、發展、融合態勢,涉及法律層面的問題也必然越來越多。兩岸同胞同種同文,兩岸法治建設也都遠承中華法系傳統,這些都為兩岸之間的交流合作奠定了相互借鑒、共同發展的基礎。此次研討會的舉辦將有力地推動兩岸的法律交流和司法互助,開創兩岸司法交流合作的新局面。
在開幕式上,徐謙代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對研討會的舉辦表示祝賀。他表示,首屆海峽兩岸司法實務研討會,開啟了兩岸司法實務領域交流合作新篇章,架設起密切聯系之橋、促進友誼之橋。本屆研討會的召開是兩岸司法界、法學界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推動和深化司法交流合作的重要舉措,反映了兩岸同胞期盼擴大司法互助協作、保障兩岸民生發展的美好愿望,順應了兩岸經濟交往合作向更高水平邁進的客觀需要。
他說,福建各界熱切期盼海峽兩岸司法實務研討會能夠持續舉辦,也一定會協助有關方面共同把這個研討會辦得越來越有吸引力和影響力,真正使其成為兩岸大交流、大合作的一個重要標志、一個著名品牌,為兩岸關系的新發展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他熱切期盼參會朋友在福建多走走、多看看,在感受海西獨特文化底蘊的同時,多給指導幫助,促進福建工作做得更好。
本屆研討會為期兩天,屆時參會專家將在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的背景下,圍繞兩岸經濟文化交往權益保障問題、兩岸司法實務新問題、兩岸司法互助合作問題等議題展開研討。
據了解,首屆“海峽兩岸司法實務研討會”于2009年在福建成功舉辦。兩岸司法界相關人士圍繞《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針對“兩岸共同懲治犯罪及經貿往來之司法保障”主題,深入研討、集思廣益,消除分歧、增進共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積極成果。
現場特寫:“兩屆研討會在福建舉行 我有特別感情”
海峽兩岸法學交流協會(臺灣)理事長廖正豪已是第二次率團參加研討會了。在上午的開幕式致辭中,他深情地回憶起了去年參加研討會的情景。他說感覺福建很親切,對研討會在福建召開有特別的感情。“海峽兩岸司法實務研討會在福建召開,具有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優勢,這種優勢也是不能取代的!
當前,兩岸同胞的往來更加頻繁、經濟聯系更加密切、交往程度也不斷深化,廖正豪認為這為兩岸司法界人士提供了一個交流合作的更好機遇。“兩岸合作加深,各種往來容易產生糾紛,產生新情況、新變化,這對我們研究法律問題的人來說,是個大好時機,可以大顯身手。這當中,海西應該發揮先行先試的作用,進一步提升兩岸司法實務合作空間!
對于本屆研討會,他充滿了期許,“研討會設置的主題都很有現實性和針對性。大家通過研討,可以發現許多新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我們應該認真深入商討。在大會結束后,我們還可以拿出具體對策,促進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