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7日電 由中國法學會、法制日報社和中國政法大學舉辦,以“法律傳統、法律移植與法律輸出——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國法治之路”為主題的第二期中國法學青年論壇17日在北京舉行。
在中國法學研究教育界德高望重的江平教授說,論壇為青年人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的平臺,希望年輕人積極應對競爭,抓住機遇,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同時要有更高的學術道德標準,使我們的法學研究成果在國際上有一席之地。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周成奎表示,希望全國法學青年要樹立牢固的責任意識,清醒認識到時代賦予的責任使命。為使年輕的法學法律工作者更快成長起來,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勇于創新,爭取在法學研究中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說,這個論壇是面向全國法學青年的高規格、多學科、寬領域的論壇,是法學青年嶄露頭角的平臺。年輕的法律工作者正以銳不可當勢頭逐漸成長為中國法學研究的生力軍,希望青年法律學人快速成長起來。
專家說,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過程中,既要善于吸收世界先進法治文明成果,又要積極參與全球化和法制現代化的過程,為世界法制文明做出自己的貢獻,同時堅持文明發展的自主性。因此,這次論壇專門研究該主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論壇的主旨發言階段,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院長季衛東教授和中國政法大學中歐法學院院長方流芳教授作了報告。季衛東教授側重于法律移植、方流芳教授在推動中國法律規則和法律理念對外發展上進行了論述。
在論壇進行中,12名優秀法學青年圍繞“法律移植與文明的自主性”、“社會發展與法律變遷”“全球化背景下的法治現代化”三個議題進行了主題發言,15位資深法學專家進行了深入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