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以15種核心期刊刊發的全部學術文章為基礎,對2009年法學各學科論文發表情況進行了盤點。這15種核心期刊包括:《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法商研究》、《政法論壇》、《中外法學》、《法律科學》、《現代法學》、《法學》、《法學評論》、《法制與社會發展》、《環球法律評論》、《比較法研究》、《法學家》、《清華法學》。統計情況如下:
2009年度各學科論文發表數統計
從中可見,各學科論文發表數量分布不均衡,并反映出當前我國法學研究各學科分布的基本格局。
1、理論法學研究比例較重。從2009年15種主要法學期刊論文發表情況來,法理學、法史學和憲法學共計432篇,超出文章總數的三分之一,反映出理論法學在當前我國法學研究中占據了較為顯著的地位。這種現象的形成與近些年來理論法學研究普遍重視走向“形而下”相關,例如法理學中的許多論文涉及的都是部門法理學,憲法的司法適用則是憲法學論文比較集中的主題。但是,理論法學研究比例較重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當前我國法學研究整體上仍然過于側重理論,與實踐的聯系還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2、民法學論文數量高居首位,刑法學論文數量喪失傳統優勢地位。統計數據顯示,民法學已經躍居各科論文數量的首位,傳統強勢學科刑法學已經跌至第三位。這種現象的形成與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相關:(1)研究人員的數量。一般來說,各院校從事民法學研究的人員較多,刑法學研究人員數量相對較少。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法學院和清華大學法學院在職教師為例,主要從事民商法學和刑法學教師的比例大致分別為19:16、17:6和15:4;(2)法律發展狀況?偟目磥,我國刑事領域的法律制度較為完善,97刑法以及隨后頒行的數個修正案對于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規定較為全面,留待學者研究的空間較小。民事領域則相反。以《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等為標志,近些年來我國民事立法進入了一個高潮期,留待學者研究的空間較大;(3)研究領域的成熟度。刑法學研究在我國歷來受到重視,相關領域問題的討論已經比較充分。從2009年度的論文來看,主要集中在犯罪構成的四要件說和三階層說的論辯,以及具體犯罪的討論。民事法律則不然。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國際國內經濟生活的擴展為民法學研究提供源源不斷的問題和信息。(4)案件數量。相對于刑事法律而言,民事法律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度更高。法院在實踐中受理的民事案件也遠多于刑事案件。例如,全國各級人民法院2009年共審結一審民事案件579.7萬件,執結新收案件244.6萬件,而審結一審刑事案件只有76.7萬件。案件越多,也可能暴露出現有法律的缺陷與不足,從而為法學研究提供更多的選題和素材。
3、程序法學論文數量激增,民事訴訟法學增長迅猛。具體表現為程序法學(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共發表論文158篇,占文章總數的11.24%。尤其自2005年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與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分立之后,民事訴訟法學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09年民事訴訟法學論文數量占到了文章總數的4.2%。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法學研究傳統上的“重實體、輕程序”、“重刑事、輕民事”的現象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觀。這種現象的形成顯然與近些年法治建設的進行、“程序正義”的強調以及法律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性的提升密切相關。
4、經濟法學論文數量較大。從統計數據來看,經濟法學論文位居第四,共153篇,占文章總數的10.88%。這反映了經濟生活對于法學研究的深刻影響。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本次統計對經濟法學采取了較為廣義的操作定義,具體包括勞動法、社會保障法、環境法、土地法、保險法、金融法等內容。這種操作定義肯定存在不當之處,有待日后統計時修訂。
為了進一步了解我國個法學科研單位在不同學科的研究狀況,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根據不同學科對2009年重要法學期刊發表的文章進行了統計,并于近期連續發布。相關詳情請登錄“法學盤點”欄目(/html/Law_801.shtml)。
相關鏈接:
2009年度法學各學科論文發表情況統計與分析 (/html/xjdt/2600.html)
民法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589.html)
民事訴訟法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01.html)
刑法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07.html)
法制史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 (/html/fxpd/2614.html)
商法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19.html)
國際公法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31.html)
國際私法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32.html)
國際經濟法學·2009年各科研單位發表論文數統計(/html/fxpd/2633.html)
(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統計分析,轉載務必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