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in Bauer教授受法國總統薩科齊之托授予何秉松教授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位勛章
2010年2月1日,在法國駐華大使官邸,法國國家犯罪觀察研究所所長Alain Bauer教授受法國總統薩科齊之托主持授勛儀式,授予中國政法大學何秉松教授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位勛章。
法國榮譽軍團勛章于1789年法國大革命后由拿破侖·波拿巴在法國設立,旨在給予民間和軍界的學者和藝術家以殊榮,其榮譽不分出身、國別和社會等級。從1912年至今,約有35位華人獲授法國榮譽軍團勛章,如文學界巴金、金庸,商界何鴻燊、李嘉誠,建筑界貝聿銘,政界何魯麗、陳竺、董建華等。
法國國家犯罪觀察研究所所長Alain Bauer教授在授勛禮致辭中,高度贊揚了何秉松教授對于中國及世界法學發展的貢獻,特別是在防止有組織犯罪和恐怖主義領域的貢獻。2009年10月24日何秉松教授創立召開的全球化時代犯罪及刑法國際論壇(IFCCLGE)開始受到聯合國的承認。Alain Bauer教授還介紹了何秉松教授在學界的重要地位和發揮的重要作用:何秉松教授擔任中國政法大學恐怖主義和有組織犯罪研究中心主任,山東大學刑事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法制日報法學專家顧問團成員;他在審判日本戰犯案件和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件中擔任過律師。他多次參加刑事立法工作,在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訂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享受國家級專家特殊津貼,多次受到嘉獎;他是中國刑法理論新體系的主要創立者和奠基者。他編訂的《刑法教科書》多次再版,而且被翻譯成日語。他在犯罪理論和刑事責任方面有多處理論建樹,率先提出指導刑法的三大民主原則:罪刑法定原則、罪刑相適應原則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他的研究還涉及經濟犯罪,恐怖主義,黑社會犯罪,刑事政策,中俄刑法理論比較研究等。他是堅定而勇敢的學者,敢想敢做,今天再次脫穎而出。 Alain Bauer教授還引用了何秉松教授的話:“自由是科學的本性,創新是科學的生命。沒有自由,科學將淪為奴婢;沒有創新,科學將枯萎死亡”、“培養法學人才是我最大的心愿和幸福”。最后,Alain Bauer教授宣布:“我受法蘭西共和國總統之托,謹以法蘭西共和國總統的名義接受您成為國家榮譽軍團的一員”。
接受并佩戴勛章后,何秉松教授致答謝辭:感謝Alain Bauer教授不遠萬里,從巴黎來到北京,代表法國總統為我授勛,感謝蘇和大使為我隆重舉辦授勛儀式,感謝諸位貴賓的光臨。法國是有著光輝燦爛歷史的偉大國家,法國人民是有著優秀文化傳統的偉大人民。法國的法律和法律文化非常發達,著名的拿破侖法典是大陸法系的基石,偉大的法律思想家孟德斯鳩、盧梭、和百科全書派的不朽著作至今仍然是人類的寶貴精神財富。我,一個中國法律學者,在這里接受法國總統授予的法國最高的榮譽軍團勛章,我感到非常光榮,這不僅是對我個人成就的肯定,而且是對當今中國法律和法律文化所取得的巨大進步的肯定。我衷心感謝法國和法國人民給予我如此崇高的榮譽。但是,光榮不屬于我個人,應當歸于偉大的祖國和人民。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是人民培育了我,給予我理性、智慧和力量,給予我堅強的意志和決心,支持我不畏險阻攀登科學的高峰。更為重要的是,當代中國的崛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改變了全球的政治、經濟格局,而且使整個世界特別是西方世界對中國和中國人民刮目相看,重新認識具有數千年歷史的偉大的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
他說,中華民族有一個優秀的傳統:飲水思源,絕不忘本。此時此刻,當我接受勛章的時候,我心中充滿感激之情。首先感謝我的母校北京大學、它使我成為一個理想主義者,一生都在為理想的實現而奮斗。我還要感謝中國政法大學,半個多世紀以來,它始終是我實現自己 “追求真理,培育人才”的理想的重要基地。我的一切成就都是在這個時期取得的。我還要感謝我的老師、同學、朋友、學生以及我的親人。他們從各個方面,給予我不同程度的支持和幫助,我是銘記不忘,心存感激。
最后,他說:我要再一次向法國政府和法國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我希望,通過這次授勛,將進一步增進中法兩國人民的友誼,促進雙方的親密合作。去年,即2009年,我與尊敬的、親愛的法國朋友羅費爾等幾位教授,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我們共同組織了8個國家的著名學者,創立了全球化時代犯罪與刑法國際論壇及其基金會,以倡導全球性的刑法改革運動。這個運動的性質和目的是:根據全球化時代的歷史使命和時代精神,全面地促進各國刑法(理論)的改革、創新、融合與發展,以便在與犯罪作斗爭中,建立全球性的法律基礎,實行法治,保護和保障人權,并最終實現刑法(理論)的全球化。這是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偉大事業。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們雙方的友誼與合作,與時俱進,達到新的、更高的水平,取得更大的成就。
受法國駐華大使蘇和邀請參加何秉松教授授勛儀式的中方嘉賓四十余人,法方嘉賓二十余人。中方的嘉賓有: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刑事司法學院院長曲新久、刑事司法學院教授徐久生、刑事司法學院教授王順安、《政法論壇》副主編陸敏、外國語學院副院長沙麗金;國家檢察官學院黨委書記劉佑生、國家檢察官學院教授江禮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副校長李文燕;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王家福;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朱蘇力、北京大學教授康樹華、北京大學教授楊敦先、北京大學教授王世洲;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作富;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吳宗憲、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遠煌;山東大學法學院院長齊延平、山東大學教授肖金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庭長高憬宏;天津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王東;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原副所長馮樹梁;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員林淑珍;山大產業集團總經理朱效平博士;加拿大駐華大使館文化處項目官員王荔等。
法方的嘉賓有:國家犯罪觀察研究所所長(國家犯罪觀察研究所是法國分析和控制犯罪現象的官方機構)阿蘭·博埃教授,陪同阿蘭博埃從巴黎來北京專程參加授勛的當代犯罪威脅研究所教學及科研負責人格扎維埃·羅費爾教授。使館方面的參加人員有:法國公使銜參贊丁合復先生,法國駐華大使館參贊、警務專員衛杰先生,法國內政部警察國際技術合作局法律參贊、法官啟優先生,警務副參贊克里斯多夫先生,警務助理李思科先生。其他參加人員有法國對外貿易顧問、安全和防衛工作組成員石巴胡先生,德瑞國廣播集團首席記者等。(王福平 文)
相關介紹:
首屆“全球化時代犯罪與刑法國際論壇”一致通過由中、法、美、德、俄、日、意、西班牙等八國專家簽署的《全球化時代犯罪與刑法國際論壇宣言》。宣言表明加強全球合作,全面地促進各國刑法(理論)的改革、創新、融合與發展,逐步實現刑法(理論)的全球化的理念得到了國內外與會代表的一致贊同,為以后的國際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會議還決定以“全球化時代犯罪與刑法國際論壇”的名義向聯合國申請參加明年《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通過十周年的相關會議 。
中國政法大學決定,“全球化時代犯罪與刑法國際論壇”今后將繼續舉辦,為期10年,每年10月舉行一屆會議。論壇以中國政法大學兩個著名的研究中心(恐怖主義與有組織犯罪研究中心,刑事法律研究中心)為依托,廣泛聯合國內外其他科研機構深入展開有關問題的科學研究。為了加強論壇的組織領導并建立雄厚的財政基礎,論壇將籌備成立一個“全球化時代犯罪與刑法國際論壇基金會” (IFCCLGE)。作為在國內外進行宣傳和合作交流的平臺;建立專家庫,加強國內外專家的合作;用中英文正式出版每屆論壇的論文以及其他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