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韩国三级HD中文字幕

第三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頒獎大會在京召開
發布日期:2009-11-02  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佚名

10月31日上午,司法部在京召開第三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頒獎大會,對獲獎作者進行隆重表彰。司法部領導及知名法學家向獲獎代表頒發了榮譽證書。司法部副部長張蘇軍出席大會并致辭。張蘇軍表示,希望各位學者更加關注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亟需解決的重大法治建設問題的理論研究,為各級領導科學決策提供智力支持。
本次評獎是按照司法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司發通[2001]057號)關于“司法部每三年組織評定一次部級法學科研成果獎與法學教材”的規定組織開展的。法學家王家福、戴玉忠、孫國華、應松年、劉瑞復等參加大會并向獲獎代表頒獎;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教育部、科技部、國務院法制辦、中國法學會等中央有關部門的領導,以及司法部機關和直屬單位的負責同志參加了頒獎大會。姜明安、高銘暄、張建偉、朱景文、馮卓慧、左衛民等43名獲獎代表領獎。戴玉忠代表特邀嘉賓致詞,崔建遠、廖永安代表獲獎人員發言。司法部研究室副主任王公義介紹了本屆評獎的申報及評審情況,并宣讀了獲獎作品和作者名單。大會由司法部研究室科研管理處處長任永安主持。
本屆評獎申報受理工作于2009年1月5日開始,3月5日截止,共受理各類成果744項。為保證評獎過程客觀公正,評審結果信譽良好,司法部制定了嚴格的評審程序和評審規則,始終堅持“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從全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中央實務部門,邀請了10位技術人員和90余位專家學者,在6-7月份,先后組織了形式審查、第一輪專家評審和第二輪專家評審三次活動,對申報材料進行認真閱評,并于7月3日至8月2日將評審結果在門戶網站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最終評出獲獎作品150項,其中一等獎15項,二等獎42項,三等獎57項,優秀作品獎36項。

附獲獎名單(證書編號略)

一等獎

1. 姜明安(北京大學):《行政訴訟法》(第二版),(教材),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版。
2. 高銘暄(中國人民大學)主編:《刑法專論》(第二版),(教材),高等教育出版2006年4月版。
3. 張建偉(清華大學):《刑事訴訟法通義》,(教材),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版。
4. 馬俊駒、余延滿(西南財經大學):《民法原論》(第三版),(教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4月版。
5. 王曉曄(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競爭法學》(教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1月版。
6. 黃進、宋連斌、徐前權(武漢大學):《仲裁法學》,(教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2008年3月版。
7. 朱景文(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訴訟分流的數據分析》,(論文),《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第3期。
8. 胡留元、馮卓慧(西北政法大學):《夏商西周法制史》,(專著),商務印書館2006年7月版。
9. 趙秉志(北京師范大學):《犯罪未遂形態研究》(第二版),(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版。
10. 左衛民(四川大學):《中國刑事案卷制度研究—以證據案卷為重心》,(論文),《法學研究》2007年第6期。
11. 吳漢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主編:《中國知識產權制度評價與立法建議》,(編著),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年3月版。
12. 崔建遠(清華大學):《論爭中的漁業權》,(專著),北京大學出版2006年8月版。
13. 王先林(上海交通大學):《知識產權與反壟斷法—知識產權濫用的反壟斷問題研究》(修訂版,(專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9月版。
14. 肖永平(武漢大學):《法理學視野下的沖突法》,(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版。
15. 秦天寶(武漢大學):《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的法律問題研究》,(專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5月版。

二等獎

16. 何家弘(中國人民大學)編:《法律英語—美國法律制度》,(教材),法律出版2008年7月版。
17. 朱力宇、張曙光(中國人民大學)主編:《立法學》(第二版),(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5月版。
18. 趙曉耕(中國人民大學)主編:《中國法制史原理與案例教程》,(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版。
19. 葉必豐(上海交通大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版。
20. 張千帆、趙娟、黃建等(北京大學):《比較行政法—體系、制度與過程》,(教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8月
21. 陳忠林(重慶大學)主編:《刑法》(總論)和《刑法》(分論)(第二版),(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版。
22. 葉青(華東政法大學)主編:《訴訟證據法學》,(教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版。
23. 巫昌禎、夏吟蘭(中國政法大學)主編:《婚姻家庭法學》,(教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8年7月版。
24. 劉凱湘(北京大學):《民法總論》(第二版),(教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版。
25. 劉劍文(北京大學):《財稅法專題研究》(第二版),(教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版。
26. 朱文奇(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刑法》,(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2月版。
27. 趙秀文(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商事仲裁法》(第二版),(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版。
28. 李步云(廣州大學):《論法治》(專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9月版。
29. 任強(中山大學):《判決如何作出—以判斷類型為視角》,(論文),《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第3期。
30. 高其才(清華大學):《瑤族習慣法》,(專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版。
31. 何勤華、魏瓊(華東政法大學)主編:《西方商法史》,(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版。
32. 秦前紅、葉海波(武漢大學):《社會主義憲政研究》,(著作),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
33. 周偉(四川大學):《反歧視法研究—立法、理論與案例》,(專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9月版。
34. 范進學(上海交通大學):《認真對待憲法解釋》,(專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版。
35. 楊建順(中國人民大學):《行政規制與權利保障》,(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版。
36. 周佑勇(東南大學):《行政裁量治理研究—一種功能主義的立場》,(專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8月版。
37. 陳興良(北京大學):《刑事法治論》,(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38. 蘇永生(青海民族學院):《國家刑事制定法對少數民族刑事習慣法的滲透與整合—以藏族“賠命價”習慣法為視角》,(論文),《法學研究》2007年第6期。
39. 劉憲權(華東政法大學):《金融犯罪刑法理論與實踐》,(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版。
40. 王順安(中國政法大學):《社區矯正研究》,(專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版。
41. 陳光中(中國政法大學)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再修改專家建議稿與論證》,(著作),中國法制出版社2006年9月版。
42. 廖永安、劉方勇(湘潭大學):《潛在的沖突與對立:訴訟費用制度與周邊制度關系考》,(論文),《中國法學》2006年第2期。
43. 樊崇義(中國政法大學)主編:《刑事訴訟法再修改理性思考》,(著作),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44. 冀祥德(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控辯平等論》,(專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7月版。
45. 謝鴻飛(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論法律行為生效的“適法規范”—公法對法律行為效力的影響及其限度》,(論文),《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第6期。
46. 周江洪(浙江大學):《區分所有建筑物的災后重建》,(論文),《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第5期。
47. 馮曉青(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利益平衡理論》,(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6年8月版。
48. 薛軍(北京大學):《人的保護:中國民法典編撰的價值基礎》,(論文),《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4期。
49. 高圣平(中國人民大學):《動產擔保交易制度比較研究》,(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版。
50. 方益權(溫州大學):《校園侵權法律問題研究》,(專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7月版。
51. 盛學軍(西南政法大學):《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監管法律問題研究》,(專著),法律出版2008年9月版。
52. 黃河等(西北政法大學):《農業法視野中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法制保障研究》,(著作),中國政法大學出版2007年12月版。
53. 雷興虎、劉水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矯正貧富分化的社會法理念及其表現》,(論文),《法學研究》2007年第2期。
54. 陳安(廈門大學):《南南聯合自強五十年的國際經濟立法反思—從萬隆、多哈、坎昆到香港》,(論文),《中國法學》 2006年第2期。
55. 楊澤偉(武漢大學):《主權論—國際法上的主權問題及其發展趨勢研究》,(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2月版。
56. 李雙元、李贊(湖南師范大學):《21世紀法學大視野—國際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的國內法與國際規則》,(專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版。
57. 王建平(四川大學):《減輕自然災害的法律問題研究》(修訂版),(專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三等獎

58. 劉金國、蔣立山(中國政法大學)主編:《新編法理學》,(教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版。
59. 肖北庚、劉丹(湖南師范大學)主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教材),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版。
60. 曲新久(中國政法大學)主編:《刑法學》,(教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版。
61. 齊樹潔(廈門大學):《民事程序法研究》,(教材),科學出版社2007年5月版。
62. 楊立新(中國人民大學):《物權法》(第二版),(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版。
63. 江平(中國政法大學)主編:《中國物權法教程》,(教材),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年1月版。
64. 溫世揚(武漢大學)主編:《保險法》(第二版),(教材),法律出版社2009年1月版。
65. 史際春、鄧峰(中國人民大學):《經濟法總論》(第二版),(教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9月版。
66. 張湘蘭(武漢大學)主編:《海商法》和《海商法學習指導》,(教材),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版。
67. 沈巋(北京大學):《司法解釋的“民主化”和最高法院的政治功能》,(論文),《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
68. 范愉(中國人民大學):《糾紛解決的理論與實踐》,(專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69. 蘇力(北京大學):《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版。
70. 鄧正來(復旦大學):《中國法律哲學當下基本使命的前提性分析—作為歷史性條件的世界結構》,(論文),《法學研究》2006年第5期。
71. 張恒山(中共中央黨校):《法理要論》,(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版。
72. 侯欣一(南開大學):《從司法為民到人民司法—陜甘寧邊區大眾化司法制度研究》,(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版。
73. 李啟成(北京大學):《法律近代化過程中的外來規則與固有習慣—以祭田案件為例》,(論文),《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第3期。
74. 徐忠明(中山大學):《案例、故事與明清時期的司法文化》,(專著),法律出版社2006年7月版。
75. 江國華(武漢大學):《憲法哲學導論》,(專著),商務印書館2007年2月版。
76. 劉志剛(復旦大學):《立憲主義視野下的公法問題》,(專著),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11月版。
77. 吳建依、黃賢宏(寧波大學):《行政程序違法的司法裁判》,(論文),《人民司法》2005年第9期。
78. 王錫鋅(北京大學):《公眾參與和行政過程—一個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專著),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2月版。
79. 楊小君(國家行政學院):《契約對行政職權法定原則的影響及其正當規則》,(論文),《中國法學》2007年第5期。
80. 王敬波(中國政法大學):《高等教育領域里的行政法問題研究》,(專著),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6月版。
81. 勞東燕(清華大學):《公共政策與風險社會的刑法》,(論文),《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第3期。
82. 何秉松、科米薩羅夫、科羅別耶夫(中國政法大學)主編:《中國與俄羅斯犯罪構成理論比較研究》(中文版),(著作),法律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83. 皮勇(武漢大學):《網絡安全法原論》,(專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版。
84. 趙國玲、王海濤(北京大學)主編:《知識產權犯罪中的被害人—控制被害的實證分析》,(著作),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版。
85. 黃京平(中國人民大學)主編:《妨害證據犯罪新論》,(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版。
86. 周少華(西北政法大學):《刑法理性與規范技術—刑法功能的發生機理》,(專著),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6月版。
87. 沈敏(司法部司法鑒定科學技術研究所):《司法鑒定能力評價方法研究》,(論文),《中國司法鑒定》2006年第2期。
88. 裴蒼齡(西北政法大學):《再論推定》,(論文),《法學研究》2006年第2期
89. 徐靜村(西南政法大學)主持:《中國刑事訴訟法(第二修正案)學者擬制稿及立法理由》,(著作),法律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90. 吳宏耀(中國政法大學):《訴訟認識論綱—以司法裁判中的事實認定為中心》,(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年3月版。
91. 徐昕(西南政法大學):《邁向社會和諧的糾紛解決》,(專著 ),中國檢察出版社2008年3月版。
92. 陳永生 (北京大學):《我國刑事誤判問題透視—以20起震驚全國的刑事冤案為樣本的分析》,(論文),《中國法學》2007年第3期。
93. 彭學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商標法的符號學分析》,(專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5月版。
94. 陳華彬(中央財經大學):《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研究》,(專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7月版。
95. 尹田(北京大學):《民法典總則與民法典立法體系模式》,(論文),《法學研究》2006年第6期。
96. 劉士國(復旦大學):《類型化與民法解釋》,(論文),《法學研究》2006年第6期。
97. 何敏(華東政法大學):《職員發明財產權利歸屬正義》,(論文),《法學研究》2007年第5期。
98. 李先波(湖南師范大學):《英美合同解除制度研究》,(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版。
99. 劉俊海(中國人民大學):《現代公司法》,(專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7月版。
100. 李永軍(中國政法大學):《民法總論》,(專著),法律出版社2006年2月版。
101. 渠濤(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最新日本民法》,(譯著),法律出版社2006年2月版。
102. 張新民(西南大學):《養老金法律制度研究》,(專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
103. 應飛虎(深圳大學):《對免檢制度的綜合分析:堅持、放棄抑或改良?》,(論文),《中國法學》2008年第3期。
104. 劉少軍(中國政法大學):《法邊際均衡論—經濟法哲學》,(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版。
105. 施正文(中國政法大學):《稅收債法論》,(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版。
106. 徐孟洲等(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監管法研究》,(著作),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107. 郭靂(北京大學):《中國銀行業創新與發展的法律思考》,(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版。
108. 廖詩評(北京師范大學):《條約沖突基礎問題研究》,(專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7月版。
109. 左海聰(南開大學):《直接適用條約問題研究》,(論文),《法學研究》2008年第3期。
110. 劉穎、李靜(暨南大學):《互聯網環境下的國際民事管轄權》,(論文),《中國法學》2006年第1期。
111. 劉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國際造法新趨勢》,(論文),《法學研究》2006年第3期。
112. 黃風(北京師范大學):《引渡問題研究》,(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113. 朱欖葉、賀小勇(華東政法大學);《WTO爭端解決機制研究》,(專著),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年12月版。
114. 孫江(西北政法大學):《動物福利立法研究》,(專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優秀作品獎

115. 陳曉楓(武漢大學)主編:《中國法制史新編》,(教材),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版。
116. 莫紀宏(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憲法學原理》,(教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117. 孫國祥(南京大學):《刑法基本問題》,(教材),法律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118. 龍宗智、楊建廣(四川大學)主編:《刑事訴訟法》(第二版),(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版。
119. 來小鵬(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學》,(教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版。
120. 王衛國(中國政法大學)主編:《民法》,(教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版。
121. 劉保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物權法學》,(教材),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122. 呂明瑜(鄭州大學):《競爭法教程》,(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版。
123. 李曉安(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法學》,(教材),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版。
124. 劉遠景(北京政法職業學院)主編:《公司法教程》,(教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版。
125. 韓龍(蘇州大學)主編:《國際金融法》,(教材),法律出版社2007年8月版。
126. 蘇曉宏(華東政法大學):《法理學基本問題》,(專著)法律出版社2006年7月版。
127. 嚴存生(西北政法大學):《法的“一體”和“多元”》,(專著),商務印書館2008年3月版。
128. 張乃根(復旦大學):《西方法哲學史綱》(第四版),(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版。
129. 曾代偉(西南政法大學)主編:《巴楚民族文化圈研究—以法律文化的視角》,(編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9月版。
130. 戚建剛(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治國家架構下的行政緊急權力》,(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版。
131. 沈開舉(鄭州大學):《征收、征用與補償》,(專著),法律出版社2006年9月版。
132. 鄭霞澤(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主編:《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現狀調查》,(編著),法律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133. 張武舉(西南政法大學):《刑法的倫理基礎》,(專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9月版。
134. 林維(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刑法解釋中的行政解釋因素研究》,(論文),《中國法學》2006年第5期。
135. 陳學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科學技術在刑事訴訟中的價值》,(論文),《法學研究》2007年第1期。
136. 吳丹紅(中國政法大學):《特免權制度研究》,(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137. 朱立恒(湖南師范大學):《寬嚴相濟視野下的刑事訴訟程序改革》,(專著),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3月版。
138. 朱謝群(深圳大學):《我國知識產權發展戰略與實施的法律問題研究》,(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139. 肖海軍(湖南大學):《營業權論》,(專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7月版。
140. 季立剛(復旦大學):《民國商事立法研究》,(專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版。
141. 胡雪梅(上海對外貿易學院):《英國侵權法》,(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版。
142. 樊啟榮(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人身保險無保險代位規范使用”質疑—我國<保險法>第68條規定之妥當性評析》,(論文),《法學》2008年第1期。
143. 蔣悟真(江西財經大學):《論競爭法的基本精神》,(專著),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3月版。
144. 李劍(上海交通大學):《搭售的經濟效果與法律規制》,(專著),中國檢察出版社2007年6月版。
145. 王國安、王梅(中央司法警官學院):《關于綠色壁壘的理性思考》,(論文),《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第4期。
146. 李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法律問題研究》,(專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版。
147. 李仁真等(武漢大學):《當前國際金融法研究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論文),《武漢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148. 袁發強(華東政法大學):《憲法對沖突法的影響》,(專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5月版。
149. 張圣翠(上海財經大學):《強行規則對國際商事仲裁的規范》,(論文),《法學研究》 2008年第3期。
150. 王文革(上海政法學院):《城市土地節約利用法律制度研究》,(專著),法律出版2008年1月版。

司法部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本站系非盈利性學術網站,所有文章均為學術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權利問題請與我們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