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行程(參見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網站)
9月8日晚 抵達上海
9月9日 上海交通大學校級領導接見晤談
9月11日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 演講
具體時間:14:00-16:30
演講主題:The Development of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al Order
演講地點:浙江大學之江校區曾憲梓樓103教室
9月13日 參加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舉辦的“關于秩序重構的跨學科對話”國際研討會,做基調發言
發言主題:Some Thoughts on the Law and Society Movement
會議地點:上海市閔行區申富路788號得丘園商務會所
9月14日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 演講
具體時間:18:00-20:30
發言主題:Judicial Behavior and the Judicial Mind
演講地點: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上院300教室
9月17日 南京大學法學院 演講
具體時間:14:00-16:30
演講主題:Some Thoughts on the Law and Society Movement
演講地點:南京大學鼓樓校區逸夫管理科學樓
9月18日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 演講
具體時間:14:00-16:30
演講主題:Judicial Behavior and the Judicial Mind
演講地點:待定
9月20日 離開上海
勞倫斯·M·弗里德曼(Lawrence M.Friedman)簡介:
1930年出生于美國芝加哥。1951年獲得芝加哥大學法學院J.D學位和律師資格。在法律事務所從事兩年實際業務之后,于1957年轉入學術界。他先后在圣路易斯大學、威斯康辛大學就任教職,從1968年至今一直擔任斯坦福大學法學院教授。現任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斯坦福大學法學院Marion Rice Kirkwood教授。曾任美國法與社會協會會長、法史學會的主席、國際社會學會法社會學研究委員會主席。他是二十世紀美國“法與社會”學術運動的領袖之一。他在法律與社會關系、法律史、憲法學、行政法學、刑法學、財產法學、契約法、信托法和福利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學術造詣,是一位享有極高國際聲望的法歷史學家,被譽為美國法社會學界、法制史學界以及比較法文化論的泰斗。
弗里德曼教授的主要著述:
《美國契約法》(1965年)
《美國法的歷史》 (1973年,美國年度最優秀法學著作獎Scribes Award)
《法律制度:從社會科學角度觀察》 (1975年,美國三年一度的法科圖書大獎)
《法與社會導論》(1977年)
《總體的正義》 (1985年)
《選擇的共和國》 (1990年) )
《榮譽、禮儀與隱私的法律與社會控制》(2008年)
《行動中的法》(2007)
他與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考利教授(Stewart Macauley)共同編著的《法與行為科學》是二戰以來美國法社會學研究的集大成者,至今仍是這一領域最好的入門指南。目前,弗里德曼教授已在我國翻譯出版的專著有《美國法律史》(蘇彥新、王娟、楊松才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法律制度》(李瓊英、林欣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選擇的共和國》(高鴻鈞等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等等。
弗里德曼教授的主要榮譽:
Honorary LLD, University of Puget Sound, 1977; John Jay C.,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89; University of Lund, 1993; John Marshall Law School, 1995; University of Macerata (Italy), 1997
Honorary D.Juris, University of Milan (Italy), 2006
Fellow,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Society of American Historians
Recipient, Triennial Book Award of the Order of the Coif, 1976
Recipient, John Bingham Hurlbut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Teaching, Stanford, 1976
Recipient, James Willard Hurst Prize, Law and Society Association, 1982
Recipient, Harry Kalven Prize, for Distinguished Research on Law and Society, Law and Society Association, 1992
Recipient, Silver Gavel Award of the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1994
Recipient, American Bar Foundation Research Award, 2001